自1940年代起至1960年代,聆聽美國音樂在蘇聯俄羅斯是一種反抗的消費行為。這些音樂本身——來自萊昂·里奇、披頭士、艾維斯·普雷斯利等的流行錄音——被禁,視為對國家的顛覆,消費方式也相應地充滿陰暗。英國作家兼作曲家斯蒂芬·科茨在他的2010年精裝書《X-Ray Audio》中,探討了這種奇特而迷人的黑市盜版唱片。俄羅斯的盜版販子將歌曲壓製在舊的X光膠卷上,這種材料擁有與乙烯唱片替代品所需的獨特特性:足夠柔軟以供雕刻出溝槽,又足夠堅硬使溝槽保持形狀。
n這些禁忌歌曲被壓制在剩餘的骨骼圖像上——這裡有一隻手,那裡有一段脛骨——如同出於必要而誕生的偶然圖片唱片。這是個激動人心、引人入勝的故事,講述了對音樂的渴求。儘管這是一個極端案例,但俄羅斯“骨頭唱片”的故事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微觀世界:人們為了聽不應該聽的音樂而不惜一切代價。
盜版唱片從來沒有像蘇聯的X光黑膠那樣顛覆或出於純潔意圖,但非法發行在不同類型的黑市需求驅動下,卻有著共同的目的。從廣義上來說,盜版唱片有兩種形式:官方發行的非法仿製版本和從未打算發行的非正式錄音。
合法的黑膠製造商通過正當授權過濾潛在的盜版。主許可證允許你印製不屬於你的錄音,而機械許可證則授予覆蓋或授權使用他人歌曲的法律權利。根據定義,盜版者至少回避了其中之一。
美國嚴格的版權法在近年來有效地震懾了大規模的盜版製造,因此對於這些唱片本身的需求長期依賴更寬鬆的供應鏈。在去年的一篇發表於Pitchfork 的文章中,Jesse Jarnow解釋了1960年代德國的一個法律先例如何在歐洲建立了數十年的盜版遺產:“一系列法律漏洞(最早出現在1966年的羅馬公約)使未發行的音樂進入公有領域,只要這些音樂是在海外錄製的,並且唱片公司支付了所有必要的機械版稅。”因此,“這些法律漏洞依然存在,...所有灰色市場的唱片公司[在各自的原產國]以不同程度的合法性運作。”雖然你可能會期望你的盜版DVD或類仿古馳的包是在中國製造,但你的盜版黑膠可能來自希臘、德國或荷蘭。
特別是在長時間且廣泛報導的黑膠 resurgence 期間,當代盜版最明顯的例子可能是主要唱片公司饒舌專輯的模糊發行,這些唱片填補了像Def Jam這樣的唱片公司對當前黑膠市場顯然的拒絕所留下的空白。例如,如果你擁有Kanye West的Graduation或Yeezus 的黑膠版(或Watch the Throne 或Cruel Summer),幾乎可以肯定那是偽造的。儘管許多小型唱片公司依賴於對黑膠的重新興趣以增長業務,但一些大型唱片公司卻對生產這類高成本的利基產品感到無所謂(而且經常與不願意討論其專輯黑膠發行的藝術家們發生摩擦)。因此,在模糊法律領域運作的製造廠不僅提供Yeezus等專輯的非官方版本,還將盜版唱片以真品的身份進行市場營銷,並且所有引人入勝的特徵比如大理石色黑膠、編號版等都與真正的限量版唱片相同。無論真假,盜版給予了顧客所想要的。
雖然盜版並非本質上構思不良或製造劣質,但非官方的發行確實引起了人們對音質和來源的合理懷疑。如果像Yeezus 這樣的專輯官方黑膠版從未由唱片公司發行,盜版副本往往依賴於你在手機或電腦上聽的相同數字音頻文件。公平來說,並非所有官方黑膠版都是專門為這種格式而調音的,但當一張包含MP3文件的盜版唱片的價值比原版MP3本身還要高時,黑膠戀物癖已達到巔峰。
但並非所有盜版唱片都共享如此明顯的音頻來源缺陷,而有些則為聽眾提供機會來聆聽在其他地方合法無法獲得的音樂。
特別是在網絡普及之前,粉絲們爭相追尋包含現場錄音和藝術家示範的唱片,這些錄音永遠不會出現在官方發行,但填補了藝術家職業敘事中重要的空白。在2011年發表於Uncut雜誌的一篇特寫中,David Cavanagh將一張失落的Beach Boys專輯——作為他們關鍵的Pet Sounds 專輯的後續——定位為有史以來最好的(或至少是最重要的)盜版之一。“第一盤在1979年或1980年左右開始流傳的Smile磁帶——在非常有限的圈子裡,”Beach Boys專家Andrew G Doe在1975年的一篇NME 專題中如此說道。“當官方傳記由Byron Preiss編寫時,他收到了Smile磁帶,這是由Brian家庭中的一位成員給的,並最終流入了收藏家的手中。那些磁帶流通了兩到三年,直到1983年,我們開始看到首批你可以進商店購買的黑膠盜版。”2011年,一個經過修飾的Smile 錄音版本由Capitol Records正式發行。這一發行感覺像是對盜版唱片走過漫長旅程的重要性的一種確認。對於粉絲來說,避免盜版就像故意忽視了桌邊的Beach Boys拼圖的一塊。然而,Smile 承載著樂隊主唱Brian Wilson最黑暗時光的殘餘:他“正朝著精神崩潰的邊緣螺旋下墜,並與毒品和個人惡魔作鬥爭,”Bernard Weintraub在2004年為紐約時報所寫。從這個意義上說,盜版版本的Smile 商業化包裝了Wilson數十年前還未準備好與粉絲分享的嚴重個人問題。
如果Smile 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盜版之一,那它有賴於更早的Bob Dylan發行掃清道路。1968年,超過十首新的Bob Dylan歌曲被打包成一張臭名昭著的盜版唱片,現在普遍稱為Great White Wonder,這個名稱不僅指其稀有性,還指其普通的白色包裝。這張專輯不僅幫助成立了一個機構商標品質——這是對一個發行未發行音樂的品牌的半開玩笑的命名,包括滾石樂隊、齊柏林飛船等——還吸引了聽眾,承諾提供親密的Dylan錄音。在談到這張發行時,包含幾場“地下帶”的錄音,吉他手Robbie Robertson向作者Greil Marcus在其2001年出版的書籍The Old, Weird America: The World of Bob Dylan’s Basement Tapes中提供了一些見解。“這都是一個玩笑,”Robinson說。“我們並沒有做任何我們認為別人會聽的事情。”Robinson進一步承認,來自於他所參與的搶入名人堂的樂隊The Band的首張專輯Music from Big Pink,正是參考這些盜音的會議錄音。像這類許多作品一樣,Great White Wonder 以未經授權的形式侵犯了藝術家的隱私,以換取前所未有的接觸新素材的機會。我們不僅從Great White Wonder 中獲得了Music from Big Pink ,還更好地理解了它。音樂隱私的侵犯在今天的互聯網洩漏世界中肆虐。你聽音樂,這些音樂是藝術家從未打算分享給世人的,那麼你會不會因此降低自己作為粉絲的價值呢?
在上述情況下,盜版唱片通過窺探式消費顛覆了藝術家的願望,但有時藝術家自己也參與了盜版。在我去年為Billboard 訪問開創性的費城幫派饒舌歌手Schoolly D時,他暗示他在1980年代盜版自己的唱片。“Disc Makers [是我當時使用的印刷廠],”他提到自發行他的1986年單曲“P.S.K.”時說道。“我最終使用了黑手黨來完成其餘的印刷,”他補充道,以“每個人都想立即得到這些”的理由為辯護。在CD盜版和MP3洩漏普及之前,Schoolly將盜版視為聰明且快速可製造的促銷,即使他不總是自己按下按鈕。然而,願意以如此開放的心態看待盜版的藝術家卻是非常罕見的。
對於粉絲來說,盜版可能感覺像是一種必要的惡。聆聽盜版有時就像在沒有許可的情況下撬開一個守護的日記。但盜版也有點像香草精:一種類仿的產品,口感幾乎和我們無法獲得或負擔的真品一樣甜。在更根本的層面上,盜版代表了藝術家和他們的粉絲之間共同的動態:作為聽眾,我們經常渴望更多的內容,而藝術家卻不願意交付。就如同所有事物一樣,有時我們只能接受我們所能獲得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