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1960年代伟大的时代定义的英国乐队来说,1968年至1971年是关键的年份。披头士乐队解散,而滚石乐队正处于他们创作的巅峰期。但可以说,没有哪个乐队的变化像The Who那样明显。
直到那时,Who乐队是一个真正伟大的单曲乐队,以其火爆的现场演出而闻名,演出通常以失真和毁坏乐器作为高潮。到1971年底,他们已成为完全成熟、准备在大型场馆中演出的音乐强国,向世界释放了《Baba O'Riley》和《Won't Get Fooled Again》等颂歌(而且在许多年后出现在CBS程序的开场白中)。
这个转变的关键年份是1969年。更具体地说,可以准确地划出这一年改变一切的两个时刻:5月17日发行的开创性摇滚歌剧Tommy,以及Who乐队在8月17日——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第二天——凌晨的演出。
Tommy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改变了Who乐队吉他手、主要歌曲创作者、全局大师Pete Townshend的形象,从Mod乐队的领袖转变为一个严肃的作曲家和导演。几年前,Townshend就通过九分钟的迷你歌剧《A Quick One (While He’s Away)》暗示了更概念化的作品,但Tommy将Who乐队带到了新的高度,具有复杂的编曲和古典的配乐,声乐旋律考验了他和尤其是主唱Roger Daltrey的音域,且75分钟的时长推动了Townshend作为讲故事者的能力。它的规模超出了Who乐队之前所做的一切,而是在乐队迈入巅峰的时刻,以其可能是世界上最响亮、最强大的现场摇滚乐队的身份打响了。
Who乐队在舞台上的声音总是显得强劲有力。Townshend的音 riff和激烈的独奏、John Entwistle迅速灵巧的贝斯演奏,以及Keith Moon鼓组后面的混乱,使音乐始终充满紧迫感和音量。然而,当Who乐队在1969年春季开始其北美巡演时,现场的最大变化可以归因于Roger Daltrey。他正在逐步展现自己的风采。
在Tommy巡演前夕,就能够听出变化。Who乐队的演出,在2018年正式发布并常常被盗录的4月5/6日Fillmore East的演出中,结合了早期的单曲和蓝调摇滚的翻唱。正是在后者的作品中,Daltrey真正大放异彩。在《Summertime Blues》和《Shakin' All Over》等歌曲中,他成为了一位更加大胆、更加自信的歌手,是一位强劲的诠释者。这种新的自信在录制Tommy时延续,在录音中展示了他的声乐才能的全范围。
所有这些因素,创造性的巅峰与个人的成长,在1969年春夏的巡演中交织在一起。在四月封闭进行Tommy的排练后,这部作品成为了Who乐队演出的焦点。当Who乐队在风景如画的Bethel Woods为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演出时,演出曲目早已确定,乐队也成为一台专注、运转良好的机器。
当然,这个音乐节并没有Who乐队那么专注。那是一个扩展而杂乱的场面,既有其迷人的一面,也有令人疲惫的因素。最初计划在星期六演出,作为Jefferson Airplane的前奏,乐队在晚上7点待命,随时准备上场。然而,他们不断等待,最终在星期天早上5点登台演出。
在随后的几年中,Townshend和Daltrey都对他们的伍德斯托克经历发表过消极评论。他们都形容这段时间为痛苦的,等待的混合、被毒品迷惑、泥泞的嬉皮士的地狱景象,以及设备不佳的舞台音响在他们演出前后让乐队心情愉快。随着演出付诸现实,Who乐队把这种沮丧和敌意释放到五十万名大多数处于睡眠状态的人群中。
整个过程以一记重拳拉开帷幕。首先是由Jon Entwistle主导的杀伤力十足的《Heaven and Hell》。接下来是《I Can’t Explain》。作为Who乐队1965年发行的第一张单曲,它总是受欢迎的曲目。但当在伍德斯托克演出时,《I Can’t Explain》不仅是一首引人入胜的两分钟流行摇滚曲,更是一首强悍的硬摇滚歌曲。Daltrey充满自信地大喊,Townshend的旋律和独奏如同电锯般切入,而Moon则在他面前的鼓组上全力以赴。
接下来,几乎完整演绎Tommy。在400,000多名观众面前,Who乐队和他们的作品的全部潜力得以实现。
节目立即转向概念专辑;一旦《It’s a Boy》开始Tommy的体验,专注的程度显而易见。除了一个显著的例外(稍后讨论),没有舞台的闲聊,通常话多的Townshend保持沉默。整张专辑本质上是一部戏剧,在舞台上,Who乐队将其材料呈现出来。最大的区别是,尽管表演的16首曲目的录音版本在构建上是完美且珍贵的,但现场版本则从舞台上爆发而出。
《Eyesight to the Blind (The Hawker)》来得很快,无论是音乐还是Daltrey的表演都有一种增强的紧迫感。它无缝地过渡到《Christmas》和《The Acid Queen》,这三首曲子强调了Tommy中蕴含的狂野情感,虽然在专辑中对一个投入的听众是显而易见的,但在伍德斯托克,情感却被推到了最前面,无法忽视。
你可以在《Christmas》中听到Tommy的家人中的绝望。Townshend在录音中稍显收敛,但在“Tommy can you hear me”的呼喊中则显得失控。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真实的绝望与痛苦。在后面两首曲子中,现场的编排则更加致命。Moon挣脱了录音室的束缚,设置了狂暴的节奏。Entwistle维持着沉重而稳定的低音震动,而Townshend则挥动着吉他,演奏专业的旋律。通过舍弃原声吉他和乐器层次,这种声音的混乱突显了Tommy的父母为了拯救他而求助于皮条客和妓女,以毒品和性来治愈他的疯狂。
虽然Tommy的恐怖在现场得到了扩展,但情感的高潮同样彰显。《Pinball Wizard》保持了其神奇的感觉,并且在其中分割出现的阴郁恐慌之间提供了一种解放。在《I’m Free》中,Townshend进行了一段快速的独奏,Moon则提供了一些疯狂的填充,而Daltrey则充满激情地表达,正如对于那些突然不再聋、哑、盲的人该有的感受。
这一切都构建到这一场演出的情感高潮:“See Me, Feel Me”。它与黎明同现,第一缕早晨阳光洒在舞台上,Townshend挥动着吉他,Daltrey几乎大声吼叫,在歌曲的“Listening to you”部分,视频中记录在伍德斯托克纪录片中,提供了一个就此现场演出的视听记录。这场演出的超越性强烈,甚至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你可能会忘记Who乐队还演出了三首歌曲,分别是《Summertime Blues》和《Shakin' All Over》的翻唱,以及结束曲《My Generation》,这些都是加强版的蓝调摇滚。
“See Me, Feel Me”并不是伍德斯托克演出中唯一一个情感强烈的时刻。它是从音乐角度经受时间考验的时刻。它发生在伍德斯托克的事实是偶然的。另一个时刻则是特定于那个时期和事件,并且无意中揭示了Who乐队在伍德斯托克演出时的真实反常。
当《Pinball Wizard》结束的时候,嬉皮士挑衅者Abbie Hoffman冲上舞台,要求释放因药物指控而被关押的MC5经理/白色豹党领袖John Sinclair。这是上世纪60年代末的经典场景。然而,霍夫曼选择了错误的乐队和乐曲来打断。由于他的干扰和争论,他遭到了Townshend吉他的一记重击,以及Pete的威胁:“滚开!别在我的舞台上!”
因为虽然Who乐队在伍德斯托克演出,但这并不是关于和平、爱和正义。这是关于乐队自己的旅程和演出质量。尽管对嬉皮士和当时场景的争论,伍德斯托克有着足够的快乐因素让他们感到在多年之后还要重访那个时刻。
在Who乐队演出之后,乐队和管理层受到启发,决定正式录制一张现场专辑。这个决定的结果是Live at Leeds,被一致认为是史上最伟大的现场专辑之一。而在1970年,当Who乐队在怀特岛音乐节上演出时,面对60万人观众,乐队选择重现伍德斯托克闭幕序列的戏剧效果。他们没有在黎明时分表演,因此在《See Me, Feel Me》演出期间引入了巨大的聚光灯,将舞台和观众淹没在光明之中。
在六月份,Roger Daltrey与一支交响乐团及当前巡演的Who乐队成员发布了一张完整的Tommy现场录音。而这张录音的主要地方是什么呢?
纽约州Bethel。
吉姆·沙恩是一位来自纽约阿尔巴尼地区的音乐作家。他正在探索这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