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代初期,鄉村音樂對於公式的偏愛達到了一個聽起來像是歷史最高點的程度。所謂的「兄弟鄉村(bro-country)」的興起,以及那些裝滿啤酒罐的卡車和穿著短褲的無名女性乘客,似乎是這個流派標誌性簡單性的最終形式,演變為刺耳的、毫無意義的陳詞濫調。
n鄉村音樂廣播熱門歌曲的乏味感變得如此壓倒,以至於催生了一整個子類型的YouTube影片,其中精明的評論家將聲音相同的歌曲和空洞的歌詞並排剪接在一起,作為其毫無疑問乏味的證據。「這個公式可行!」正如詞曲作者Gregory Todd在他的影片中所說,該影片同時播放六首不同的當代鄉村歌曲—結果聽起來像是一首無縫的曲目。他介紹的歌曲中,只有兩首沒有達到Billboard的鄉村榜第一。
在托德發佈他的視頻後一週,榜單顯示了一個可能會被視為重大變革的證據。山姆·亨特的首張專輯《Montevallo》在同一週登上了鄉村音樂榜的榜首,而他的第一首單曲《Leave The Night On》在Billboard的熱門鄉村歌曲和鄉村電台播放榜上同時位居第一。亨特的外表——年輕的南方男孩尋找樂趣的良好形象——意味著他的爆炸性成功更廣泛地被視為兄弟國家壓倒性陽剛之氣的延伸,而不是對它的反應。但是這些歌曲——活潑但溫和,獨特但迷人,而且最重要的是,立刻令人難忘——證明了這一點。
《Leave The Night On》從開頭的和弦就開始閃爍,沒有一絲過度的、表演性的南方鄉村音。亨特用他那不可抗拒的男高音唱著:“這個小鎮的街道在太陽下山後全都昇起了。”這句簡單而美麗的隱喻有效地表達了是的,這裡正發生著完全不同的事情。 即使有一些熟悉的陳詞濫調——亨特的女主角在她的牛仔褲裡“猛殺”,他們在“沒有名字的路”上找到了自己——它們被如此隨意的原創風格和電光石火的靈感呈現,似乎變得又是新的,這正是鄉村音樂最永恆的伎倆。 該曲採用了亨特的比喻,如街燈般嗡嗡作響,將無拘無束的詩意與夏天明亮的吉他聲結合在一起。 雖然亨特作為詞作者的成功證明了他的歌詞完全可以獨自站立,但《Leave The Night On》從一開始就表明,這些歌詞在亨特的直覺性演繹和輕鬆製作的協同下更為強大。結果表明,這足以在田納西音樂界中激發一場運動。
儘管亨特在納什維爾的潛規則下表現得很謙遜,可能不會同意這個說法,但到2013年,他至少開始對鄉村音樂的層次感到不耐煩。“我在2008年來到這個城鎮,戴著帽子,非常想了解這個世界的運作方式,”他告訴華盛頓郵報。“但是後來我發現可能沒有一個固定的範式。我開始質疑一些事情。”由於對作為獨奏藝人的起步速度感到沮喪,亨特做了任何嘻哈時代的孩子都會做的事:他在自己網站上免費發布了自己的音樂作為“民間混音帶”,稱為《Between The Pines》。
這個說法雖然並非完全史無前例,但有助於解釋使他脫穎而出的概念聯姻。 “民間”承載了亨特所謂的“鄉村”部分的影響力,而“混音帶”顯然是一個最常見於嘻哈中的術語和概念。這種展示方式,加上音樂是免費的事實 (“讓音樂變得易於獲得,無論是嘻哈還是其他音樂形式,都做得很好,”他告訴Buzzfeed。),以及他戴著平頂帽而不是牛仔帽或棒球帽,暗示早期聽眾這不僅僅是另一張出自 Music Row 的鄉村唱片。
然而,與其他許多自意識的饒舌/鄉村混合音不同,亨特的聲音既不勉強也不冗餘;相反,他的音樂基礎受流行音樂、R&B 和饒舌以及鄉村經典的影響。“Come Over”是山姆·亨特作為詞作者的第一首排行榜冠軍歌曲,並不複雜。指彈吉他的四和弦支撐著一個關於緊緊抓住一段紊亂結束的戀情的哀歌(事實如此),這是一個典型的鄉村抒情歌曲食譜,只是另一張吸引人的日常悲劇肖像。
它的優勢在於其必要的微妙之處:例如,每一個急促拔弦音之間的空隙,似乎回應著吊扇單調的旋轉——就是歌曲的主人公從空無一人的床的一側注視的同一個電扇。或亨特在演唱這些對話般的線條時使用的快速、自然的顫音,很容易從一些(也許是他自己的)深夜短信中提取出來:
你不必永遠留下
過來
但是《Come Over》的平淡鄉村詩意在 R&B 的輕觸下變得全新——這不是一種事後的想法或裝飾,而是在歌曲的結構中。它的四和弦指彈即興段足夠重複和俏皮,可以模仿循環;亨特措詞中的重音更歸功於亞瑟士而非約翰尼·卡什。因此,亨特所謂的分散影響之間的縫隙不可檢測。取而代之的是簡單直接、完全不可抗拒的流行音樂。
亨特一直堅稱,他的影響聽起來如此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是因為他對嘻哈和 R&B 以及鄉村音樂真心的熱愛。這部分來自他長大的佐治亞州塞達鎮流行的音樂,部分來自他的第一愛好——運動。亨特曾是一名四分衛明星——一個徹底的運動員——恰好在去田納西州中部州立大學打橄欖球的路上拿起了結他,並開始自學演奏。
“對於一位從小打獵和釣魚的男孩來說,在我的隊伍中,我在音樂和生活方式方面,是少數,”他告訴Billboard,狡猾地暗示,特別是在大學層面,大多數橄欖球運動員都是黑人。“我和聽 R&B 和饒舌音樂的人成為了好朋友。但這不僅僅是身處其中的問題——我一開始就非常喜歡。” 他創造一些真實不同事物的能力,很快就使亨特和他的早期合作者顯得一目了然。“我不確定我的音樂是否真符合鄉村音樂的範疇,”他在2012年告訴The Birmingham News,當時他還是“前 UAB 四分衛”。“但是‘鄉村音樂’這個標籤有很寬的界限。它仍然是關於生活的故事,但在音樂上,人們正在探索一些不同的東西。”
“有時,人們需要有一個熱點來找到自己的立足點,”Shane McAnally 告訴 Billboard。“但是對於 Sam,這已經決定了。”
亨特的確定性和願景孕育了《Montevallo》,在這張專輯中,他將主要是嘻哈製作人 Zach Crowell(負責《Between The Pines》)與納什維爾老將 McAnally 配對。結果是由10首歌曲組成的緊密合集,以樸實的場景、成功地影響到的休閒製作風格和亨特的無瑕迷人、時而粗獷時而浪漫的聲音為主。在大部分的《Montevallo》中,錄音旁白、即興發揮、背景噪音和酒吧風格的集體唱歌形成場景,賦予亨特的歡快歌曲一種大學城潛水吧的溫馨感。
自然地,還有派對歌曲。《Raised On It》是 Hunt 的一首踩腳伴奏(字面意思:“打破我們的靴子,踩在我們成長的土地上”,就像他唱的那樣)——就像他的大多數歌曲一樣,裡面有一種誘人的節奏感。正如其名,它即是常被神話化的真正鄉村成長記。與千篇一律藍褲少女不同,亨特描繪了美國鄉村青年的生動圖景。描寫“仍在工作我們的夏季腳丫”,跑過人行道,以及加油站“粘稠的四分硬幣和松樹的氣味”的歌詞令人記憶猶新,使他的感性變得令人同情。此外,與他的大多數更歡快的歌曲一樣,其簡單的編曲被輕輕的伴唱、拍手和偶爾的呼喊和背景對話所填充,完成了聽眾實際上是和山姆·亨特一起在喬治亞的後林篝火周圍的錯覺。
《House Party》的錄音編曲很簡單:拍手、耳熟能詳的吉他即興段、有點班卓琴,還有許多空間讓他的魅力暗示呼吸(“我們就在你的客廳裡去城裡,”他幾乎可以聽見帶著微笑)。即使是他最輕快、最輕鬆的歌曲,作為詞作者亨特有能力將每一個當代鄉村陳詞濫調顛覆過來。他的歌詞恰到好處地帶有一點俗氣感,感到真誠,同時又恰到好處地令人驚喜,達到詩意的境界,唱得靈活自如,從對話式的說唱到流暢、有 R&B 韻味的花樣——有時在《Night》和《Speakers》上,可以說是技藝非凡的流——毫不費力。《Make You Miss Me》這首關於想像中的復仇的陰鬱抒情歌曲,反常地成為亨特旋律感的展示;現在整個場館在他獨自伴奏鍵盤時都會跟著唱。
專輯中的許多歌曲大多是誘惑歌曲,向與亨特所唱的男人們中的女孩子有著同樣多共同點的女人致敬。你必須回到70年代才能找到一首像《Speakers》一樣真正性感的鄉村歌曲,而《Cop Car》在可愛的見面歌曲中別具一格。班卓琴再次與鼓機相遇,但這次是安靜的、親密的效果,亨特低聲唱著因非法進入被捕的故事。青春放浪的故事以亨特典型的轉折短語結束:“等他們釋放我們時,我已經離開了。”
這種真誠、浪漫的面貌是《Montevallo》最成功的單曲《Take Your Time》背後的原因。這是一個令人難以想像的鄉村熱門,無論是在外觀上,憑藉鋼琴驅動的力量抒情,還是亨特痛苦的半說半唱,還是在歌詞上,亨特懇求一位女士,如果不太多麻煩,請給他一些關注。像亨特這樣的人唱這樣的歌對每個對男人感興趣的鄉村樂迷和每個流行樂迷來說都是克星;這首歌因為流行電台的播放而登上了Billboard百強榜的第20位。 《Break Up in a Small Town》和《Single for the Summer》都借鑒搖滾、嘻哈和 R&B 的影響來挑戰鄉村音樂的規範,同時又緊密遵循其公式,就在《Small Town》的情況下,至少,仍然獲得大量的電台播放。
《Montevallo》的大部分都在其簡單性中帶有欺騙性,隱藏著時代定義的詞曲創作天賦和一種全新的鄉村混合模式,背後是看似易於複製的將傳統鄉村樂器與程式化節奏和精緻動態旋律相結合的公式。它的絨面革革命為亨特贏得了多年的電台統治,並預示了一股被稱為“男友鄉村”的潮流——大量模仿者採取了這位歌手含蓄調情的風格和 R&B 影響並將其推向極限。
田納西州的許多人並不認為《Montevallo》是權力的更替,即使他已經成為鄉村巨星,也把他視為新奇、或不夠大寫的 C 鄉村,或兩者兼而有之。 當面對關於他自己擴大鄉村音樂視角模式的抵抗時,亨特往往回到問題的根源,這遠不僅僅是對鄉村樂中的流行音樂不滿或對某些想像中的“真實”過去的關注。
“傳統上,音樂一直是一種將我們這些人與另一群人分開的方式,” 亨特在2014年說。“但現在,音樂開始以一種讓我們不那麼容易分開的方式融合。”
Natalie Weiner is a writer living in Dallas. Her work has appeared in the New York Times, Billboard, Rolling Stone, Pitchfork, NPR an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