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別聽單曲:為什麼有些人避開專輯的預發行,選擇完整專輯的體驗

在 October 12, 2021

如果你在網路上聽音樂——我想你應該這樣做,因為你似乎還會在網路上閱讀有關音樂的資訊——那麼,我們都非常熟悉一個循環。一支樂隊或表演者,我們稱之為樂隊X,公告他們與最後一張專輯之間的空檔結束,方式可謂平淡無奇:他們改變了社交媒體上的品牌形象。然後,通常在一週內——有時會使用倒計時鐘——樂隊X 宣布他們的新專輯,經過了一年、三年、五年或十五年的努力,將在幾個月內(有時是一週內)推出。樂隊X通常會在宣布該專輯時,亦同步宣佈一首新單曲,或是如果他們真的想全力以赴,會立即隨著公告一起在社交媒體平台和數位音樂平台發佈該單曲。這些單曲成為人們決定是否對任何專輯感到“興奮”的主要工具。“新樂隊X專輯將於七月發行,但這些單曲卻讓我感到冷漠。”你會對你的Twitter動態這樣說。“樂隊X的單曲讓我感到冷淡。”你會告訴你的87位Facebook朋友。你關於樂隊X新單曲的帖子獲得了[五個火焰表情]的4個讚。

最後這一段,關於人們如何根據預發單曲來評價專輯,而幾乎沒考慮其他因素,正是我們今天聚集於此的問題。因為我,親愛的讀者,像瘟疫一樣迴避預發單曲。新款Gorillaz專輯的單曲?我還沒聽過。我直到以最老派的方式在地面廣播中聽到“Nice For What”才知道這首歌(我仍然沒有聽過“God’s Plan”)。許多我期待的專輯在今年稍晚都有發布單曲,但我不會將它們添加到我的Spotify播放列表中。在音樂是如此容易獲取的時代 — 我可以在躺在床上穿著內褲時,以半開的眼睛將整個Michael Jackson的作品添加到我的手機中 — 我拒絕考慮任何專門為專輯而創作而未在該專輯上播放的歌曲。在我的手機上攜帶數千張專輯是可能的;我拒絕聆聽那些在專輯釋出前發布而失去了特定上下文的單曲。在我決定是否喜歡 The Future and the Past 之前,我想看到全貌;我不想根據(誠然很驚人的)“Short Court Style”來判斷我是否應該聽這張專輯。

當我和我的Vinyl Me, Please同事談論這種偏好時,我被稱呼了各種不同的名字,但“瘋狂”是最普遍的。“誰能等到整張專輯發行,而[RANDOM SONG]又這麼好,”他們都問。但結果證明我並不孤單:我發推文說我在尋找那些避開預發單曲的人,收到許多與我有相同想法的人的DM。

“我曾聽到Elton John說過類似的話:‘聆聽一首專輯的單曲就像在看莫娜麗莎的一筆筆觸’,”Nathan D. Zacharias告訴我。“我想他是接受Conan的採訪,可能是在7或8年前。聽到這句話讓我第一次開始聽完整的專輯,最終開始收集黑膠唱片。上下文是如此重要。我也不會看電影預告片。”

我不知道是否有特定事件導致我反對單曲的立場,但對於大多數回應的人來說,他們都能追溯到一個特定事件。

“我記得上一次我主動尋找並期待一首主打單曲是當Kings of Leon在Because of the Times之前發布‘On Call’時,”Michael McAndrew告訴我。“我和我的朋友都在一家比薩店工作,當首播在101.5頻道上播出時,我正準備去送餐,所以我在比薩店裡大喊,大家都跑出來聽。就在那段時間後,我開始感覺主打單曲在誤導我。”

對其他人來說,這是意識到一些專輯是特別設計以抵抗被切割成單曲。

“我意識到很多專輯是要一次性聆聽(Dark Side of The Moon 等),而透過聆聽預發單曲,我並沒有在專輯的正確背景下體驗歌曲,這有時會完全改變歌曲的意義,”@Bdm105告訴我。

看看人們如何對待新的Arctic Monkeys專輯Tranquility Base Hotel & Casino,這張專輯提前幾周宣布,但在5月11日專輯發行之前並沒有單曲釋出。社交媒體上充滿了有關這可能意味著新專輯將是“困難”的議論,但這種策略實際上防止了人們根據其中的一部分對專輯產生過於偏激的結論。這不是一張困難的專輯;它只是與你一直以為的AM的後續作品完全不同。Arctics沒有因為炒作而遭到打壓,他們堅持要完整聆聽他們的專輯;他們直到專輯發行幾天後才釋出音樂錄影帶。我不認為會有人聲稱他們在聆聽Tranquility Base的經歷因為沒有在專輯之前聽到任何單曲而受到損害同樣情況也適用於每個星期五都發布新專輯的ye-who-shall-not-be-named。

我並不瘋狂到建議每個人都應該效仿我,停止聆聽預發單曲。我不想在這裡破壞你的樂趣。但我建議你認真考慮,如果你在專輯的上下文中,等著聽你喜愛的樂隊的新單曲會是什麼樣子,這是它應該存在的地方。

分享這篇文章 email icon
Profile Picture of Andrew Winistorfer
Andrew Winistorfer

Andrew Winistorfer is Senior Director of Music and Editorial at Vinyl Me, Please, and a writer and editor of their books, 100 Albums You Need in Your Collection and The Best Record Stores in the United States. He’s written Listening Notes for more than 30 VMP releases, co-produced multiple VMP Anthologies, and executive produced the VMP Anthologies The Story of Vanguard, The Story of Willie Nelson, Miles Davis: The Electric Years and The Story of Waylon Jennings. He lives in Saint Paul, Minnesota.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當前是空的。

繼續瀏覽
會員免費送貨 Icon 會員免費送貨
安全且可靠的結帳 Icon 安全且可靠的結帳
國際運輸 Icon 國際運輸
質量保證 Icon 質量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