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克(Beck)1993年的音樂錄影帶《Loser》,這首歌讓他出名,是一部無法相信自己能做音樂錄影帶的人的作品。整個錄影帶是一堆隨便的意象的混亂集合:死神在交通中用刮水器擦拭汽車擋風玻璃上的血,停格動畫的棺材在停車場漂浮,兩個宇航員坐在一輛皮卡車的後斗中,貝克自己在一小群觀眾面前半心半意地跳街舞。貝克的朋友史蒂夫·漢夫特(Steve Hanft)執導了這個錄影帶,以300美元的預算用16毫米的膠卷拍攝。透過這些光榮的90年代流行文化怪癖,這段錄影帶在MTV上重播了幾個月。它仍然是音樂錄影帶中最純粹的實驗性熱門作品之一——這種格式在理論上至少在實驗性上蓬勃發展。
《Loser》的力量——無論是這首歌還是這個錄影帶——都是偶然的。它無法複製,也不可能複製。當貝克終於發行他的傑作《Odelay》,作為他1994年突破性專輯《Mellow Gold》的長久續集時,他再也無法成為《Loser》中那個古怪的二手店天才。他必須變成其他形象。他必須成為一名娛樂者,而《Odelay》中的錄影帶是這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漢夫特回來執導《Where It's At》的影片,這是《Odelay》的第一支單曲。在其褪色的色彩方案和對隨機超現實意象的愛好中,《Where It's At》的錄影帶與《Loser》非常相似。(貝克在紫色天空下,手持塑料萬聖節商店的鉤手的鏡頭,可謂來自《Loser》的錄影帶。)但是《Where It's At》也是一個比《Loser》更加宏大、更直接的視野,正如其以風琴為主導的曲調比《Loser》本身更加不自覺的放克。這裡有一個框架裝置。貝克在陽光炎熱的日子裡在路邊撿垃圾,可能是在做社區服務,而一名嚴肅的電影警察形象正觀察著他。接著我們看到貝克的幻想,這些幻想既古怪又充滿懷舊的氛圍。
那時候,貝克在現場表演中基本上是在進行一種混合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王子(Prince)的模仿,穿著西裝和樂隊一起進行編排舞步。他在舊學校的音樂會中玩弄,即使他在所有這些中都加上了巨大的引號(以及對自己白人身份的引號)。而在《Where It's At》的影片中,貝克做了類似的事情,這次他確保引號是巨型閃爍的霓虹燈。《Where It's At》是第一個在MTV2上播出的錄影帶。它獲得了一個VMA(音樂錄影帶大獎)。並且它恰到好處地將這兩件事情的成功結合起來,並沒有像《Loser》錄影帶的成功那樣,看起來像歷史的偶然。
而在第二支單曲《Devils Haircut》的影片中,貝克進行了更大的突破。這次,他不再與漢夫特合作,而是與一位大師級的人物合作:馬克·羅曼尼克(Mark Romanek),至今仍然是流行A級明星如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在試圖傳達美學重啟時會聯繫的人。羅曼尼克拍攝了貝克穿過一個幾乎無人的紐約,手握一個隨身音響,頭戴牛仔帽、皮革夾克和喇叭褲。色彩調色板依然像《Where It's At》的錄影帶那樣褪色,但也更豐富,更深沉——不再像隨便的70年代UHF播送,更像是一部上乘的70年代陰謀驚悚片。
《Devils Haircut》仍然是貝克職業生涯中最偉大的錄影帶。儘管他在自己導演的《The New Pollution》錄影帶中回歸到搞笑,但他在新影片中也吸收了這種自信的感覺。《The New Pollution》中有很多愚蠢的因素:貝克和他的伴奏樂隊打扮得像摩托車聯盟(Motley Crue)和克拉夫特威克(Kraftwerk),錄影棚觀眾全是卡通人物,以及那個喝牛奶喝到濺滿整件襯衫的鬍子男。但貝克在這裡也讓自己看起來更像是一位偶像,這種感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自然。
您可以在10月15日之前在此簽署以獲得我們獨家版的 Odelay。計畫的價格最低可低至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