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馬爾·威廉斯與“酸爵士”的回歸

我們與這位英國音樂人談論他的全新專輯

在 May 25, 2018

一切舊的再次變新——至少在酸爵士音樂的情況下,這種源自倫敦的融合音樂定義了英國舞曲音樂的十年以及欲望城市的主題曲。「我感覺自己是酸爵士時代的下一代,僅僅是在延續這種音樂的風格,」28歲的倫敦製作人/鋼琴家Kamaal Williams說,他的新專輯The Return,由他自己的Black Focus Records發行,今天正好推出,並且在Vinyl Me, Please上以限量紅色黑膠唱片出售

他引用了 Jamiroquai 作為早期的影響,雖然更偏向於概念上的影響,而非純粹的美學。他解釋說:“他們的音樂受到 Roy Ayers 和 Donald Byrd 的強烈影響——這些音樂有點像這類的節奏,但加上了更多英國的氛圍。這些音樂真的在商業音樂和靈魂音樂之間架起了橋樑。我們並不是在追求智識或做些太高深的事情;這只是表現出我們這一代的聲音。”

對威廉姆斯來說,這種聲音比他90年代的靈感來源的 nu-funk 節奏更缺乏樂觀——但仍然幾乎同樣適合舞蹈。他作為 Yussef Kamaal 的一部分首次引起國際關注,這是一個爵士及其他音樂的二重奏,他們的 2016年 Brownswood 發行的 Black Focus 牢牢扎根於當代爵士對70年代合成器音樂的迷戀中,但混入了更多英國舞曲元素。這張專輯使威廉姆斯和他當時的創意夥伴 Yussef Dawes 成為倫敦爆炸性即興音樂場景的中心,該場景與俱樂部文化的聯繫使其與美国的場景大相徑庭——即使它也仍然與“爵士”這一術語相連。

然而,這對搭檔在2017年突然分開,剛好在他們當時最大的一場表演前,現在威廉姆斯正在與自己的樂隊合作,想把自己的家鄉以唱片的方式捕捉住。他對 The Return 說:“這是一群土生土長的倫敦人將自己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創造出一個地球上持久的作品。”威廉姆斯說:“倫敦的節奏非常快。一切都在你面前兩英寸處——倫敦沒有地平線,到處都是建築和資本主義。我們必須在這裡生存,這是我們表達的方式。”

威廉姆斯在倫敦當時還未改造的 Peckham 社區長大,母親是台灣人,父親是英國人。他仍然與母親非常親近,母親是他藝名 Henry Wu(Wu 是她的姓氏)的來源,並在成長過程中學習一些普通話以及中文書法。對威廉姆斯來說,這份興趣——以及他父母在設計方面的工作——轉化為他在倫敦四處畫塗鴉(他不願透露自己的塗鴉標記,並表示他相當多產:“我不想讓自己承擔刑責”)以及最終學習阿拉伯語。這些影響在 The Return 的封面上得以體現,其中包含了威廉姆斯的一張黑白照片,被剪裁成 一位中國/穆斯林書法家的阿拉伯字符。威廉姆斯本人是穆斯林,而 Kamaal 是他七年前皈依後選擇的名字。

在音樂上,威廉姆斯提到了幾個轉捩點:其中之一是 garage/grime 二人組 Oxide 和 Neutrino,他們2001年的專輯 Execute 是他記得的第一張“去 Tesco 花 £9.99 買的專輯。”他現在解釋道:“他們都是來自南倫敦,所以在學校我們都在聽。”他已經在學校樂隊中打擊樂,這段與美國和英國的嘻哈音樂的愛情故事,始於 Execute,引導了他走向製作。另一個轉捩點是他的父親通過 Miles Davis 和 John Coltrane 的經典作品向他介紹爵士樂,還有一些桑塔那的藍調歌曲。當他上了大學,學習音樂並開始學習鍵盤和鼓時,威廉姆斯已經變成了一位真正的音樂發掘者——他表示這是他靈感的一個永恆來源。“那些60年代和70年代的唱片聽起來至今仍然新鮮,”他現在說。“我前幾天找到了一張叫 Mahal 的艾迪·亨德森的專輯,讓我驚訝——這是1978年的,聽起來比我今天聽到的任何東西都要新鮮。能夠回顧並找到那些超越我們時代的唱片真的意味著這音樂有了新的生命週期。”

"當你看到我的現場表演時,那是別的一番景象。能量在那裡,但我們在節奏和旋律上所做的絕對是全新的。我正在考慮我新音樂類型的名字,但我很快就會回來告訴你們。”
Kamaal Williams

在倫敦演奏放克音樂時,威廉姆斯進入了當時剛簽約的Dubstep 唱將 Katy B 的 樂隊,並在那裡待了兩年。不過,為其他藝術家演出最終引發了一場信仰危機,讓他在2012年幾乎退出音樂。直到一個新的藝術家經營的唱片公司——22a 在 2013年成立,威廉姆斯才開始再次創作,專注於製作 broken-beat 和 house 曲目。隨著他將現場音樂融入到現有的爵士風格作品中,贏得了評論界的好評(和 Boiler Room 演出),Yussef Dawes 和一次在 Gille Peterson 的全球獎項演出使他突然獲得了一份唱片合約,無論是否為爵士樂,都是一些接近爵士樂的作品。

“老實說,我自己也不喜歡爵士這個詞——我不會用它,”威廉姆斯說。“對我來說,這是2018年——爵士樂是50年代和60年代的東西。[美國人]都是在爵士樂中長大的。我們這裡並沒有,所以我們的東西有點不同。我絕對認為爵士的精神在我們的音樂中,但我們現在處於不同的時代。”相反,他看中的血統是像 Incognito 和 Brand New Heavies 這類的酸爵士樂隊——他覺得這些樂隊明顯是倫敦的音樂。“這些人就像把火炬傳遞給我一樣,”威廉姆斯說,他幾年前曾和 Incognito 的樂隊領導人 Jean-Paul “Bluey” Maunick 見過面。“我真的和他建立了聯繫——我們是同一類人,”他回憶道。“我們對音樂有相同的看法。”

威廉姆斯從爵士樂中獲取的——在 The Return 中,你可以聽到他對於以聲音為導向的音樂流暢而非傳統的解讀——是對工藝和即興合作魔力的奉獻。“市場已經被電子音樂淹沒到一個地步,任何人都可以買一台筆記本電腦,快速製作出一個基本的 house 節拍,”威廉姆斯說。“但人們無法快速錄製一張爵士專輯。人們享受看到五六個人在舞台上彼此交流和即興演出的體驗。”這個論點將在這個夏天的歐洲音樂節巡演中進行檢驗。

正如威廉姆斯不滿足於爵士這個詞一樣,他對於將自己的音樂稱為融合或酸爵士或任何其他意味著的術語並不感興趣,因為這些術語想強調這音樂雖然有即興但聽起來並不像查理·帕克、阿爾伯特·艾勒或溫頓·馬爾薩利斯。“我將開始一個新類型,融合爵士的精髓,但又完全不同,”他說。“當你看到我的現場表演時,那是別的事。能量在那,但我們在節奏和旋律上所做的絕對是全新的。我正在考慮我新音樂類型的名字,但我會很快告訴你們。我會告訴你們的。”

分享此文章 email icon
Profile Picture of Natalie Weiner
Natalie Weiner

Natalie Weiner is a writer living in Dallas. Her work has appeared in the New York Times, Billboard, Rolling Stone, Pitchfork, NPR and more.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當前是空的。

繼續瀏覽
免費運送給會員 Icon 免費運送給會員
安全且可靠的結帳 Icon 安全且可靠的結帳
國際運輸 Icon 國際運輸
品質保證 Icon 品質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