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1974年你是孟菲斯交响乐团的新第二小提琴手。你被告知你被雇佣为一位当地表演者的最新原声专辑提供弦乐编排,尽管历经千辛万苦,他仍然名声显赫,以他的音乐、歌曲创作以及他开着镀金边的凯迪拉克在镇上行驶而闻名。这位表演者曾因他在一部电影中的音乐作品获得奥斯卡奖、金球奖和格莱美奖,你的一些乐团同事也曾在他的过去专辑中演奏。这位表演者,因夜猫子的习性而已经成为传奇,往往在凌晨两点才开始录音室的工作。但你在那儿,疲惫不堪,因为你有机会成名:你的小提琴可以出现在新的艾萨克·海斯专辑中。
然后,他出现了。他优雅地走进来。就在此时你意识到:海斯所期望你演奏的内容没有乐谱。从他在斯塔克斯录音室的早期开始,他和斯塔克斯的词曲创作人及音乐家从不把任何东西写下来。他们称之为“头式编排”,他们的工作方式类似于奥蒂斯·雷丁:走到录音室的铜管演奏者面前,轻声哼唱旋律给他们听。你演奏海斯想要的曲子,专辑就这样完成了。
不知怎么的,艾萨克·海斯为一整部电影编曲,并且用他脑海中回旋的音乐制作了这部电影的原声。
艾萨克·海斯的故事,首先是对自我投资力量的证明。海斯于1942年出生在田纳西州科文顿的一间小屋,二岁时失去了母亲(去世)和父亲(抛弃了艾萨克和他的姐姐),不得不由他的佃农祖父母抚养长大。海斯在教堂里发现了音乐,最终自学了多种乐器,同时发现了他音乐的标志性丰厚男中音。他在高中时时进时出,时常辍学去打工来支持祖父母,后来又在青少年时期成为父亲时为自己的家庭提供支持。
为了完成学业,他最终在21岁时从曼纳萨斯高中毕业,该校被认为是孟菲斯的“爵士高中”,其音乐项目培养了多位后来的斯塔克斯和Hi Records艺术家。他获得了多所大学的音乐奖学金,但由于需要支持家庭,他决定在肉类加工厂找一份白天的工作,以便更快赚到钱,并开始在孟菲斯的夜总会表演。
他的首次机会在1963年到来,当时他在刚开张的斯塔克斯录音室旁边闲逛,试图以词曲创作人或录音室音乐人的身份找到扣。布克·T·琼斯(Booker T. Jones)最近刚在印第安纳大学入学,当M.G.'s乐队有想法想录制时,他不在。这时,海斯趁机谎称自己会弹电风琴,当琼斯出城时,便被邀请作为临时成员来填补空缺。他知道C大调及几个和弦,但他足以演奏得像琼斯,并凭借这一点权宜之计走到最后。
改变艾萨克·海斯一生轨迹的机会在1964年到来,当时大西洋公司派出了一对刚从佛罗里达签约的新唱对到孟菲斯,希望能获得一些孟菲斯的魔力。当山姆和戴夫出现在斯塔克斯时,M.G.'s乐队正在忙于与几乎所有其他公司签约的艺术家进行巡演和创作,因此他们把山姆与戴夫转到唯一想与他们合作的二人组:海斯和他的新的词曲创作搭档,一个当地的杂货店职员和朋友大卫·波特(David Porter),两人之前均未协助过艺术家将创意变为唱片。
正是与波特的合作使海斯实现了他最早的词曲创作成功,创作了每一首重要的山姆和戴夫单曲,并最终被委以负责A&R工作和为斯塔克斯众多艺术人制作唱片的重任。在60年代中期,这对搭档轻而易举地获得了诸多热门歌曲。“Hold On, I’m Comin’”是海斯和波特一起在厕所里创作的,而此时海斯正试图溜出去见一位心仪的对象。“等一下,我来了,”波特对海斯吼道。他们的合作分工是,波特处理大部分的声乐编排,海斯则负责乐器编排,尽管他们的角色是灵活多变的,正如最佳的创意合作伙伴关系一样。在这一时期,他们的成功足以确保这两位男性在美国音乐殿堂中的地位。
1967年,斯塔克斯为满足这位词曲创作超级明星的需求,允许海斯录制他的首张个人专辑《Presenting Isaac Hayes》,这张专辑通过大西洋唱片及其Enterprise印记发行。海斯之前从未独自创作过这样的音乐,但他再次选择信任自己;尽管这张专辑最终变成了一种爵士、太空实验的风格,基本上可视为一场商业灾难,但他尝试过。似乎海斯的个人事业将会被搁置,因为他没有获得再次尝试的票房成功。
但随后,在1969年,斯塔克斯发现自己身处不确定的境地:与大西洋的交易告吹,斯塔克斯成了一家没有发行渠道的独立厂牌。为了在市场上推出产品,斯塔克斯策划了Soul Explosion,它的使命是同时发行28张(除一张外全部发行)LP。这一波发行包括了早期的经典作品《Ollie and the Nightingales》(VMP Classics #3)和达雷尔·班克斯(Darrell Banks)的《Here to Stay》(VMP Classics #13),以及海斯的第二张LP《Hot Buttered Soul》。这张专辑让他将灵魂和节奏蓝调的界限推得极远,基本上在过程中创造了Prog&B。他对自己艺术作品的完全创作控制——他要求在为其他艺术家制作专辑期间为他们创作许多歌曲的交换条件——使海斯在榜单上有所斩获,成为明星。
但在《Hot Buttered Soul》及其后续专辑《The Isaac Hayes Movement》和《...To Be Continued》之后的名声相比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则显得黯然失色:好莱坞。
1970年,一位名为梅尔文·范·皮布尔斯(Melvin Van Peebles)的电影制片人和编剧执导了一部名为《Watermelon Man》的高预算电影,讲述了一位对白人保险代理人产生偏见而对黑人美国人斗争不屑一顾的白人,突然醒来发现自己成了黑人的故事。这是一部让白人美国人深刻反思与体制性种族主义关系的电影,强调了被动接受邻里种族主义的意味着他们也同样是其共谋者。这是一部超前于时代的电影。
在《Watermelon Man》成功后,哥伦比亚影业试图以三部电影的合同锁定范·皮布尔斯,但在谈判时给出的优惠价格远低于他的预期,因为他在谈判中表示自己有兴趣制作“黑人电影”。范·皮布尔斯拒绝了合同,当被问及他认为自己如何能够制作黑人电影,而好莱坞已经尝试过且失败时,范·皮布尔斯回应道:“好莱坞从未拍过黑人电影。”他决定在1971年专注于这个目标。最终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景,创作出《Sweet Sweetback's Baadasssss Song》,这是一部由他自己编剧、执导、制作、配乐和宣传的小成本电影。《Sweetback》成为了一部成功的电影,票房收入达到1000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6000万美元)。在一举之下,范·皮布尔斯创造了独立电影制作和一整个电影类型:黑人剥削片,这些影片以不同的方式讲述了黑人的独特经历。
《Sweetback》的原声带也成为了一部惊喜的热门专辑,因为范·皮布尔斯与斯塔克斯唱片合作了其黑胶发行。该厂牌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创意,在放映该电影的剧院大堂摆放《Sweetback》黑胶专辑专柜,这导致专辑销量大增。专辑售出电影,电影也售出了专辑——这一点在如今看来显而易见,整个品牌围绕着这个思路构建。在该厂牌看到这张专辑销量大增之际,当《Sweetback》填满影城时,海斯开始着手他的超级明星之路:<em>Shaft</em>的原声带。
海斯被电影的制作方邀请为此工作,虽然精神上与《Sweetback》相符,但却由导演/著名黑人摄影师戈登·帕克斯(Gordon Parks)独立制作。约翰·沙夫特(John Shaft)迅速从黑手党手中夺回哈林,成为一部比《Sweetback》更大的热门,主要归功于米高梅电影公司的发行。但这部原声带使其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人知;现在可以毫无争议地说,听过海斯充满人气的主题曲的人远比看过电影的人多。
海斯接过这个从未做过的原声带及配乐工作,是因为他得到保证可以挑战电影中的主角,尽管他从未演过戏。他并没有得到这个角色,但他开始学习如何为电影作曲,方法是观看片场的原始画面,并直接为场景创作。他运用斯塔克斯录音室学到的“头部编排”技巧,作曲弦乐部分,并请巴凯斯乐队作为节奏伴奏。一天内完成了他的主唱录音,还将配乐制作成双LP。这张专辑成为了R&B音乐风格的第一张双LP专辑,并成为绝对的文化丰碑:该专辑在榜单上持续60周,达到了第1位,使他成为第一个因技术类别获奖而赢得奥斯卡的黑人艺术家,光凭《Shaft》的主题曲便获得了部分EGOT奖项。
这也意味着海斯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并且无可辩驳地成为了斯塔克斯唱片历史上最大艺术家。他几乎为该厂牌的其他一切活动提供资金,因为艾萨克·海斯的唱片利润超过了1971年厂牌上任何其他的活动。他重新谈判了合同,随后的每一次发行——特别是1971年的<em>Black Moses</em>和1973年的<em>Joy</em>——都是重要的事件。
在1973年中,海斯站在巅峰。他对自己的音乐拥有创作控制权,享有优厚的版税,能够以巨额收入环游世界,拥有的豪车多得开不过来。他的祖母过得很好。而他心里依然有一个想要实现的愿望:他想演戏。虽然他在《Shaft》中有客串角色,但他从没有机会表现自己,他感到自己肯定能做到,就像他在电风琴演奏、词曲创作和电影配乐方面做的一样。
他将会在1973年和1974年获得机会。实际上有两次。
自从《Sweetback》和《Shaft》将黑人剥削片变成商业巨头后的两年,这一市场充斥着各种种类的影片,质量各异。黑人剥削片也跃向欧洲,在那里它被运用于意大利和法国的以黑人演员为主的电影。这些电影粗糙且制作成本低,常常讲述疯狂的抢劫、美丽的女人和暴力的男人。
在1973年的某个时候,制片人迪诺·德·劳伦提斯(Dino De Laurentiis)——他后来制作超过500部电影,包括《野蛮人柯南》和《蓝丝绒》——资助拍摄了一部名为《Three Tough Guys》的电影,这个名字就像个笑话,因为它关于一位牧师、一位前警察和一名银行劫匪走进芝加哥的一家酒吧试图追踪被盗的100万美元。为了角色李,受污名的前警察,德·劳伦提斯想到雇佣一位炙手可热的音乐人,因为这样他很可能能让这位音乐人制作原声带专辑,从而为电影销售助力。他当然选择了艾萨克·海斯。
结果,海斯的演技能力与他的分析相符:在《Three Tough Guys》中——该片在DVD上难以寻找,因为1974年的意大利影片不常被再版——海斯显然有些生涩,但他散发着无法被教授的魅力。从一开始他就具备“我愿意看他演任何角色”的气场。
至于原声带,称其为《Tough Guys》比较让人困惑,海斯并没有得到米高梅的支持前往洛杉矶与他们的乐团合作。相反,他留在了家乡,与在他自己专辑中为他录制弦乐的团队合作:孟菲斯交响乐团。《Tough Guys》与《Shaft》不同,几乎没有海斯的唱腔;除了他在“Title Theme 'Three Tough Guys'”中说出的几句台词外,听到的声音也只有海斯饱满的编曲和他的乐队Movement的律动伴奏。
但这并不影响《Tough Guys》原声带的最终效果:它是一张大胆、宽阔、进步的放克专辑,来自这一流派中最杰出的工匠之一。因为海斯是非洲裔,根源于R&B电台,他并未被归为当时在摇滚排行榜上掀起风浪的前卫摇滚乐队之中,但他本来应被归类。他的音乐创造力与艾默森、莱克与帕尔默、以及耶斯乐队同样广阔而富有表现力;他只是在不同的背景下做着这些事情。
<em>Tough Guys</em>的开头是前述主题曲,这是首激动人心、不断攀升的曲目,由大号声浪和弦乐激昂组成——这种戏剧化的音乐使你能想象获得背景的持枪者站在街角,正如这首曲子所用的那种感觉。这首曲子在后来被广泛使用,当在《Kill Bill 2》中播放这一曲的片段,正值新娘和她的导师佩梅(Pai Mei)之间对决之际。该专辑中的“Run Fay Run”在对决场景中也是出现在《Kill Bill》中的重要曲目,作为一首强劲的打击乐曲目,配乐则对应于《Three Tough Guys》中的关键追逐场景,也出现在《Kill Bill》官方原声带专辑中,并在影片的O-Ren Ishii动漫片段中也有出现。
但在长远看来,文化影响深远的曲目是《Hung Up On My Baby》,这是一首奢华、富有表现力的以吉他为主的抒情歌曲,听起来就像驾驶一辆金色装饰的车的感觉。这是海斯在情绪音乐方面最好的成就之一;46年后的今天听起来依然如珠玉一般,当你听到时,其号角声如同一支为你歌颂的私人军乐队。它的华丽使其成为多代说唱和R&B制作人的首选采样素材,因为该曲的采样被广泛用在了Wyclef、Kodak Black、Destiny's Child、Ini Kamoze(他的热门歌曲“Here Comes the Hotstepper”)以及最著名的Geto Boys的代表单曲“Mind Playing Tricks On Me”中,此曲被大量采样了《Tough Guys》的原版。
事实上,《Tough Guys》的大部分影响力应该用采样来衡量,因为这部电影和专辑并不是斯塔克斯所期待的商业巨头。小号演奏的主题曲“Joe Bell”在OutKast的“Crumblin' Erb”中受到新的关注。性感而搞笑的“Buns O' Plenty”则出现在Boyz II Men和KRS-One的歌曲中,而“The End Theme”也出现在Basement Jaxx和Wale的曲目中,证明了艾萨克·海斯的采样材料的确有广泛的使用。
<em>Tough Guys</em>的销量略高于16万张,相比海斯之前的专辑则显得微不足道。《Truck Turner》,他的后续专辑表现稍差,尽管电影内容更好,专辑又是一张以2LP形式进行的即兴演奏专辑,如同《Shaft》。但公正地说,斯塔克斯当时正遭遇困境,尽管拥有最大明星,其唱片在商店内的发行也十分不稳定。一年后《Tough Guys》,斯塔克斯将关闭,海斯将跳槽到ABC唱片,建立自己的Hot Buttered Soul唱片公司。他还成为一名常驻演员,在《洛克福德档案》和《纽约大逃亡》、《罗宾汉:紧身裤男人》和《海豚小子》电影中担任重要角色。
有些讽刺的是,有一整代人认识艾萨克·海斯并不是因为他是开疆拓土的音乐家,或者是词曲创作传奇,或是一位独特的歌手,而是因为他是《南方公园》中的大厨(Chef)。海斯整个职业生涯都在自我投资,接受他可能不具“资格”的新挑战,但这一代人所知道的他可能正是他一直以来的真正风采:一个热情的天才,能为每种情绪找到合适的歌曲。
Andrew Winistorfer is Senior Director of Music and Editorial at Vinyl Me, Please, and a writer and editor of their books, 100 Albums You Need in Your Collection and The Best Record Stores in the United States. He’s written Listening Notes for more than 30 VMP releases, co-produced multiple VMP Anthologies, and executive produced the VMP Anthologies The Story of Vanguard, The Story of Willie Nelson, Miles Davis: The Electric Years and The Story of Waylon Jennings. He lives in Saint Paul, Minneso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