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布鲁斯定义了20世纪的流行音乐,那么科尔曼·霍金斯——在那个世纪的四年后出生,主要受12小节形式的推动——几乎是20世纪前半段不可否认的常量,尽管他的名声稍逊。
现在看来才发现他的一贯性,从前他的流行度是起伏不定的。这张唱片,The Hawk Flies High,于1957年发行时,Hawk已经52岁,这标志着他某种程度上的重返乐坛。随着越来越多的爵士亚流派出现,怀旧的爵士爱好者开始愈发意识到并敬仰音乐的丰富历史——而Hawk当然是其中的核心人物。这个密苏里州土生土长的人通常被认为是确立了次中音萨克斯作为爵士乐器的音乐家,但他在爵士还是“jass”时期就已经与诸如Ethel Waters、Mamie和Bessie Smith等布鲁斯歌手同台演出。
仅凭他的悠长履历,你几乎很难找到比Hawkins更好的“传统”艺术家。然而,他拒绝模仿那些迂腐的传统观念,坚持不将音乐固定在想象中的20年代末或30年代初的鼎盛时期。他更多地被认为是基石,而不是创新者,但正如这张唱片所展示的那样,Hawk巧妙地驾驭了后咆勃爵士世界,既没有戏剧性地改变他的风格,也没有停留在他(第一次)的荣耀时期。
但粉丝们往往渴望一些更加鲜明的不同——尤其是在摇滚和R&B的日益流行将爵士乐推向鉴赏家们的领域,他们往往对唱片乃至整个流派有强烈的意见。“陈旧的萨克斯仍然很好,”1955年华盛顿邮报在一篇关于Hawkins录音的文章标题如此承认,这些录音开始在当时全新的LP上重新发行。从远处看,咆勃爵士似乎是从Hawkins以其辉煌的事业建立起来的可跳舞的摇摆乐戏剧性的左转,不管是与他自己的乐团还是与如Fletcher Henderson和Count Basie这样开创性的乐队领袖合作;很少有人会认为Hawkins不是最好的,但与此同时,年轻的次中音演奏者们用更为蓬勃、更具探索性的声音威胁着他的顶端地位。
不过,Hawkins自己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如此戏剧性的转变——而这,反过来,有助于解释他自己如何成为早期推动音乐更广泛和紧迫愿景的一部分。1939年,他在欧洲巡演五年后返回美国,坦率地对他所见和所闻表示失望。“当我回来时,我以为这里的音乐家会进步得更远,”他在1956年LPA Documentary (The Life And Times Of A Great Jazzman, Newly Recorded In His Own Words)中说道。“但他们和我离开时一样,毫无进展,什么都没做。”
于是,他采取了举措,总是坚持说这是完全无意的:一段三分钟长的“Body And Soul”录音,一首他甚至不太喜欢的歌曲,主要是在试图下场时演奏。他只是在制作人的要求下录制了这首歌,然而结果却成了他的代表作——甚至为他赢得了“萨克斯的身心”这一绰号。那时的Hawkins已经是个知名的抒情歌手,但这次不同——他密集、延长的独奏远离旋律,从逻辑上讲,对当时的普通听众来说可能有些震惊。
尽管如此,它作为单曲(在当时和现在,这都是一个纯器乐爵士曲目的少见现象)变得流行,尽管它微妙地推动了爵士的界限。Hawk一再说,这就是他一直以来的演奏方式——也就是说,从不一次一样。1939年10月11日的Variety杂志——在他录制这首歌的同一天出版——评论了他的乐团一场演出,并特别提到了“Body and Soul”,解释说他“在演奏一段又一段,而没有两段是一样的。”华盛顿邮报的一篇不确定的评论写道“他的独奏几乎从一开始到最后都主导了整个唱片,并且每一个乐句都不同寻常。”“那时候就应该是那样的,仅此而已,”Hawk在Documentary中不以为然地总结道。
“当‘Body And Soul’第一次问世时,大家都说我在演奏错误的音符,”Hawk继续说道。“这对我来说很有趣——我无法理解。”最终,他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以自己的方式为咆勃运动铺平了道路。“Body and Soul”只是个开始,他把像Dizzy Gillespie、Don Byas和Thelonious Monk这样的音乐人带入录音室进行他们最早的录音会话,无需隆重证明他开启耳朵,绝非停滞不前——即便他可能从未被完全归为咆勃运动的领军人物。
对他来说,这一切都是一个整体,只是爵士和摇摆主题的变体。“演奏‘现代爵士’没什么太多压力——弹几个错误音符,你就成了,”他在同一1956年录音中说道。“今天你可以再加几个音符,现在耳朵已习惯了。”
Hawk在The Hawk Flies High——他在Riverside唱片公司由传奇制作人Orrin Keepnews制作的唯一一张唱片——中没有太多“错误音符”,但以反映他对自己在经典中的位置以及对下一代的尊重的方式进行创作。长号手J.J. Johnson、小号手Idrees Sulieman、钢琴家Hank Jones和贝斯手Oscar Pettiford都比他年轻一二十岁,是咆勃爵士派的坚定支持者;吉他手Barry Galbraith和鼓手Jo Jones则像Hawk一样,在摇摆乐团中度过了数十年。
他们结合了各自的专业知识,共同演绎了一场直接开门见山的硬咆演练;没有咆勃时代那种狂热的紧迫感,但这群全明星演奏者仍然超越了Hawk所知的那个小组摇摆。这张专辑的旋律因其熟悉的稳固感而显得复古,但编曲充满了现代、轻盈的触感——偶尔甚至让人觉得像是Hawk从未停止过的深夜即兴演奏会。科技使这种随意感成为可能:你无法像这支乐队在Sulieman的作品“Juicy Fruit”中那样,在45或78转的唱片上延续11分钟的布鲁斯。终于,感谢LP,这为Hawkins无尽的创作天赋提供了合适的录音媒介。
这首曲子几乎一上来就有点怪异,Sulieman用循环呼吸法持续一个音符接近一分钟(两个合唱),推动了原本轻松的摇摆到更具挑战性和抽象的境地。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例子,展示了音乐家们如何试图通过演奏进一步突破界限,Hawk为此创造了空间,即使他自己可能并没有这样做。相反,他丰富的音色帮助他挖掘出一些时机恰到好处、发自内心的“噪音”——几乎在回应那个时代的R&B声音。
黑暗的“Think Deep”,由第三流(一个自觉融合爵士和古典音乐的艺术家群体)的作曲家William O. Smith创作,是专辑中最佳的Hawk展示之一。他在电影原声氛围中加入了感性、慵懒的旋律,但并没有退居背景——相反,他整首曲子都在不断挖掘更深、更深的情感深度。接下来是标准曲目“Laura”,Hawk长久以来擅长的那种气息缓慢、低语般的抒情曲。这首曲子温柔却不失感伤,萨克斯手以他那炫技般的音域以一种完全真诚的方式展现。
“Chant”和“Blue Lights”(前者由Hank Jones创作,后者由Gigi Gryce创作)几乎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第一首是咆勃时代剩下的那种明亮、快速摇摆的曲子,而后者则深入到硬咆独特的两拍节奏中。最后,“Sancticity”——一首由Hawk创作的作品,几乎是Count Basie风格,带回小组摇摆,却带着微笑的现代感。这是Hawk在自己的主场演奏,而年轻人们在这个直接的曲目中难以说出令人信服的话语。
总而言之,这是一张由一个本不需要证明自己却证明了自我的人制作的专辑,他巧妙地展示了自己一直以来稍稍走在曲线前面,却从未大张旗鼓。Hawk已经经历了爵士乐的多次创新浪潮,并且在不显著改变风格的情况下,经历了更多。他在这次录音后几个月与Thelonious Monk录制了Monk’s Music,最终与Max Roach和Abbey Lincoln录制了We Insist!,略微调整了他的声音以适应当时的需求。
很少有人像Coleman Hawkins那样目睹了到当时为止的爵士历史;更少有人在字面和比喻上都幸存下来,这张专辑证明了Hawk作为一个人和一名音乐家都依然活跃。“有好音乐家,你总能找到我,” 他在Documentary中如此描述他与年轻咆勃音乐家的聚会。“那是我一直以来唯一习惯的。”
“我不认为音乐像其他人那样理解音乐,我猜,”他总结道。“我不认为音乐是新的或现代的或任何这一类的。你只是演奏。”
Natalie Weiner is a writer living in Dallas. Her work has appeared in the New York Times, Billboard, Rolling Stone, Pitchfork, NPR an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