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0年中,圍繞黑膠的音樂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隨之而來的是人們購買它的理由。究竟是什麼讓它持續下去呢?
出於我的罪過,我41歲。出生於1980年,關於我屬於尾巴的X世代、早期千禧世代,還是屬於不屬於這兩個較大群體的某個小群體,存在著一些細分但激烈的爭論。我之所以在文章開頭提供這些信息,是希望你能將我談論比我年輕得多的人所需的恰當耐心、居高臨下或嘲諷的程度放在適當的背景中;選擇權在於你。為了儘量減少後者,我將限制自己只討論黑膠。
即使從這一狹義視角來看,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消費者音樂的景觀在本世紀經歷了如此巨大的變革,以至於變得面目全非。我們消費音樂的方式、可用的格式以及我們用來存取音樂的硬體(如果我們還在用專門的硬體的話)與以往的常態相比發生了深刻且激勵人心的變化。在這之中,黑膠唱片仍然存在;在變數的世界裡,它是一個恆常不變的宇宙常數。這樣的一個異類就理所當然地讓我們退一步問:為什麼?
雖然黑膠唱片的受歡迎程度一直很穩定,但擁有它的動機也發生了變化。當我在2001年買了我的第一台唱盤時,它有一個非常具體的用途。1992年之前發行的音樂以難以想像的數量存在著,而且非常便宜。在一個沒有任何點播串流的世界裡,主要唱片公司確保了他們的CD利潤非常豐厚,黑膠唱片成為了一種經濟有效的手段來獲取舊資料。在2001年,購買新唱片的想法幾乎從來沒有出現在我的腦海裡。黑膠唱片在那時期扮演了一個角色,而且它做得非常有效,但它是支持CD而不是取代它們。
這是因為CD無所不在。到了世紀之交,可替代它的過程已經處於萌芽狀態,但你可以合理地辯稱,無論是質量還是便利性方面都還未達成。CD如何代表著這兩個元素的後者是串流剛剛超過的。它在車裡工作,但同一張光盤在家裡也能取得出色的效果(我用“出色”這個詞並不是帶有諷刺意味;儘管我非常喜歡唱片,但我不會否認一張真正經過精心製作的CD仍然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在2001年,最初的音響系統是以CD為主是非常合理的。
在我們比較對比現在和那個時代之前,有必要提及一個“真正”的千禧世代更直接經歷的中間步驟。在我們20年快照的中間狀態中,有些東西與2001年有些相似,而有些則更接近現在。新黑膠唱片成為了進入模擬音樂的更大吸引力的一部分,而我們在這一點上享有的一個無價優勢是能夠使用串流來決定是否值得購買唱片。
串流(以及在此之前的iTunes和種子下載)的繁榮極大地改變了很多人對黑膠唱片質量的看法 - 作為一個曾經在音響行業工作,經歷了從早期串流到現在的人,它創造了一個迷人的異常現象。有一群人的塑造性音頻(和視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更廣泛的互聯網)關係發生在一個獨特的限制時期。他們可以訪問大量音樂但以壓縮形式且經常通過不能承受大量移動使用的數據合約。對離線存儲內容過於雄心勃勃的話,那時的有限存儲能力也迅速成為一個問題。
對於這部分人(其中許多可能被視為“高峰千禧世代”),黑膠唱片是高質量的媒介。他們對作為一種格式的CD幾乎沒有興趣或感情,雖然數位在他們的聆聽中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但它主要滿足便利性而非純粹性能。唱片再次廣泛可用,甚至是相對基本的設置也能擊敗Spotify。這部分人群的看法、聆聽習慣以及他們擁有的设备与之前的一代(在此情况下,我也包括在内)和之后的一代都有很大的不同。
這種差異在Z世代身上表現得更為明顯,因為雖然我早期的數字壓縮,但它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佔據了我多年的聆聽。與Z世代的交往使我接觸到了一群對質量高度寬容的人。這又為什麼不呢?我们现在恢复到一个既是最方便的選擇——點播串流——也是極高質量選項的情况,这一點受到了更高能力的下載速度、數據上限和存儲容量的支持。這個質量角度的改變是很難被低估的。巧合的是,1996年(通常被認為是Z世代的第一年)首次推出了能夠播放24/96kHz數字資料的數字家用音頻設備,當時的價格為12,000美元。快進到現在,Apple Music有大量內容以這一分辨率或更高的分辨率提供,每月只需10美元。在音頻質量上從未有過這樣的民主化。
那麼,在一個你可以以極佳的數位質量聆聽幾乎任何你想聽的東西的世界上,為什麼黑膠唱片仍然存在?更重要的是,它為什麼也吸引了部分Z世代的聽眾?新來者對黑膠唱片的關係必然與我早年的關係不同;這與房地產市場有些不愉快的相似之處,我和我的同时代人多年前以很低的價格買來那些有趣的老唱片,並無意賣出。仍然有便宜貨可撿,但它們比以前更難找到了。黑膠唱片在價格合理的理由已經像模擬音質代表最優質的理由一樣被限制了。
持續吸引力的一部分可以歸因於我們如何與唱片和唱盤的關係。多年以前,一個年輕且未離異的我寫過這種現象,作為一種介質使用的黑膠唱片的基本滿足感仍然影響著人們決定是否要加入其中。還有一種更現實的吸引力,基於黑膠唱片幾乎不受折舊和淘汰的規則所限制。我們現在擁有的其他大多數東西都有有限的壽命,在一個優雅的弧線到垂直下降之間失去它們的價值,而黑膠唱片的這一點激勵人心。
然而,我認為主要的吸引力還是唱片本身。黑膠唱片一直是一種美麗的媒介,但隨著更多關注新素材,唱片本身的美學從未像現在這樣發展(順便說一下,這也是卡帶回歸的背後原因;這是一種我成長過的格式,既有魅力又大體上難以理解)。在不損害其性能的基礎上,黑膠唱片在某種程度上進化為一種既能傳遞又能成為藝術媒介的新角色。在購買唱片收藏與一個沮喪猴子的NFT之間的選擇競賽中,唱片常常勝出。
結合起來,一些真正美麗的硬體,結果是可用的藝術;一種在幾個不同的感官層面上同時傳遞的東西。我可以提出合理冷靜的論點說我最新唱盤的聲音性能單獨就足以證明我為之花費的大量金錢是合理的,但沒有爭議的是我不會像看著數碼前端工作的方式那樣快樂地看著它工作。這是否意味著,作為“可用藝術”的最新進化,黑膠唱片已經破解了無論數碼領域做什麼都能保持相關性的秘密?可能是的,也可能不是。但事實是它已經成功迷住了連續幾代人,這些人除此外幾乎沒什麼共識,面對不斷變化的背景,你不應該輕易放棄對它的信心。
Ed is a UK based journalist and consultant in the HiFi industry. He has an unhealthy obsession with nineties electronica and is skilled at removing plastic toys from speak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