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為 Viny Me, Please 撰寫的文章中,我嘗試解釋組成唱盤的重播鏈各個部分的角色和功能。到目前為止,有一個領域尚未被涵蓋,那就是音臂。自留聲機以來,每台唱機都配備了音臂,其功能幾乎從一開始就已經確定。或許因為要求如此固定,大多數音臂的基本設計已經決定了大約同樣的時間。
然而,在此之中卻存在著巨大的設計方法的多樣性,以及更廣泛的價格選擇。如果你開始查看一些製造商和零售商的庫存,你會注意到,一些音臂的價格 - 而不是整個唱盤,僅僅是音臂 - 可以達到五位數的領域。要理解為什麼這樣,我們需要了解音臂的責任和與之相關的挑戰。
音臂的功能是將唱頭正確支撐在唱片上,並在保持此位置的同時,允許其向唱片中心移動。為了做到這一點,它必須同時執行幾項任務。必須將唱頭保持在唱片上正確的位置——高度和角度——並允許其沿著唱片的槽向內追蹤。然後,它還會施加正確的重量到唱針上,並確保存在抗滑力以防止唱頭朝向唱片內部移動。最後,它承載著將信號從唱頭傳輸到系統其餘部分的電纜。
這一切都是相當合乎邏輯的,但事情還有一些的困難。我們之前討論過,唱頭的輸出非常微弱。因此,音臂運作的每一個方面都會對其產生影響。由於重量主要集中在音臂的兩端——一端是唱頭,另一端是平衡其位置的平衡重——音臂的主體(通常稱為音臂管)必須非常堅固和剛性。當唱頭在唱片上時,任何音臂管的彎曲或移動都會導致音頻信號出現可聽干擾。與此同時,音臂本身的整體質量必須保持合理的低,因此所使用的材料也必須輕便。各種金屬通常出現在音臂設計中,但最近,碳纖維變得越來越受歡迎。
挑戰並不僅止於此。音臂必須以均勻的方式移動,以確保唱頭能夠在唱片上順利移動,但過於剛性的結構又會在信號中變得明顯。由於這種平衡行為,一些音臂採取了徹底的步驟,完全去掉了軸承,並在一個點上平衡音臂。這種做法稱為單點平衡,確保音臂在很大程度上不受機械噪音的影響,但這對唱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並需要仔細的設置。
影響音臂設計的需求意味著,像其他播放鏈中的許多零件一樣,製造中使用材料質量的提升通常會對性能帶來即時且可測量的好處。另一個影響某些音臂型號成本的因素是它們被設計為能夠在多種不同的唱盤上運行。這意味著它們還必須具有足夠的調整範圍,以確保能夠在不同的唱盤高度和多種唱頭上運作。
當然,製造商也有相當大的空間來發展自己的關注領域,並將其開發成非常獨特的想法。例如,美國品牌 VPI 產出了一些市場上最極端的單點音臂例子——除了支撐音臂的金屬尖頂外,音臂管與唱盤的其他部分之間沒有接觸點(這也是為什麼音臂電纜必須經由一個環路通過外殼的頂端,因為沒有辦法通過這個尖頂)。英國公司Wilson Benesch 特別致力於創造強大的音臂管,並且現在已經達到了一個地步,他們的 Nanotube One 是少數幾種商業可用的產品之一,使用碳納米管進行製造,剛性比任何金屬同類型高出一個量級。與此同時,在德國,Clearaudio 則專注於軸承噪音,研發出了能夠“懸浮”音臂於唱片上的磁性軸承,完全沒有接觸點。
這對於我們這些不願意或無法花幾千美元購買具有 NASA 會滿意的元件的產品,有什麼意義呢?儘管價格差異巨大,音臂設計中存在的一些不同妥協,仍然可以在合理價格的層次上存在,其中音臂是作為唱盤包裝的一部分供應。關於是否使用軸承的決定過程意味著,像 U-Turn 這樣的公司在其音臂上採用了單點平衡原則,而 Pro-Ject 和 Rega 則傾向於完整的軸承系統。為了使音臂盡可能剛性,這些公司都將音臂管製作為一體式組件,唱頭直接安裝在上面。另一方面,像 Audio Technica 這樣的公司則選擇可拆卸的唱頭殼,這使得安裝唱頭更容易,但也意味著在音臂中會有一個自然的斷點。
如果你有機會聆聽不同的設計並對某一品牌有一定的偏好,那麼音臂的設計及其所使用的材料很可能是在幫助形成該意見。因此,如果你喜歡你聽到的聲音,你可以自覺地選擇遵循相同原則的音臂產品。如果你購買一個允許自由選擇音臂的唱盤,你也可以利用這些偏好來選擇可能會滿足你需求的製造商和設計。
最終,音臂只是你可以調整黑膠播放質量的眾多領域之一。掌握這些技術以及你自己的喜好,這將是鏈條中你可以選擇正確元件並獲得應有聲音的另一個部分。
Ed is a UK based journalist and consultant in the HiFi industry. He has an unhealthy obsession with nineties electronica and is skilled at removing plastic toys from speak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