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etflix、Hulu、HBO Go等平台上,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豐富音樂電影和紀錄片選擇。但很難判斷哪些真正值得你花費100分鐘去觀看。《觀察旋律》將幫助你每個週末挑選值得你花時間觀看的音樂紀錄片。本週的版本涵蓋了Ticket To Write: The Golden Age of Rock Music Journalism,目前正在亞馬遜上播放。
我記得第一次打開一本《Psychotic Reactions and Carburetor Dung》的封面時,這是Lester Bangs的專欄、特寫、評論和一般閒聊的合集。由OG搖滾評論家Greil Marcus編輯,這本小書的完整副標題是「一位傳奇評論家的作品:搖滾樂作為文學,文學作為搖滾樂」,這個描述幾乎可以算是極為誇張,但仍然有一絲真實性。即使一開始就設定如此高的標準,Bangs依然不負標題的期望,其作品充滿熱情、坦率,有時甚至讓人感到愉快的挫折。1982年,在33歲時去世的Bangs,在Raul Sandelin最新的紀錄片《Ticket to Write: The Golden Age of Rock Music Journalism》中是缺失的那個人,這部紀錄片探討了那些早期搖滾樂寫作的令人興奮的歲月,那些年似乎與西部邊疆一樣狂野而自由。
想到距今才六十年,Bill Haley就因演出「Rock Around The Clock」而引發青少年騷動,真是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當時有一些人開始為流行音樂撰寫文章,但他們大多發表在《Billboard》和《Variety》上,這些刊物並不特別迎合大眾。這些幾乎被遺忘的作家可能並不認為自己在創作“文學”,這與Lester Bangs和他的同僚們對待該主題的方式完全不同。這一新生代的音樂作家將自己視為消費流行音樂的創意核心,一如那些創作內容的藝術家,這是一種革命性的觀點。還有哪裡能找到一篇標題為「James Taylor Marked for Death」的文章,卻大部分講的是Troggs呢?
正如影片中所解釋的那樣,搖滾作家的獨特技能是:“知道你喜歡什麼,並能夠解釋為什麼喜歡它,即使理由非常丟臉”。為了表達這些才能,他們被迫創造自己的平台,借用科幻小說界的一些技巧。這些由同好者創作的小雜誌和影印冊便是起初的一切。一些較好的例子轉變為高端刊物,比如《Creem》、《Circus》、《Crawdaddy》以及幾個沒有收到開頭是C的信的其他刊物。影片非常出色地展示了這些不同地域之間的美學差異。舊金山不是洛杉磯,洛杉磯不是紐約,紐約不是底特律,這些城市源自的靈魂產生的影響比你想像的更大。
儘管有前面提到的Lester Bangs的空缺,我們仍然看到了一組深厚的老派作家,包括Robert Christgau、Jim Derogatis、Ben Fong Torres和Richard Meltzer。雖然當時音樂寫作這個職業絕對存在陽剛的刻板印象,但我們也從Sylvie Simmons和Susan Whitall那裡獲得了一些極好的見解,她們在緊迫的截止日期下表現得相當出色。或許並不完美,但從她們的敘述中可以看出,獨立搖滾新聞業當時幾乎達到了完全的功績主義。
在這部紀錄片中被採訪的一位作家提到Frank Zappa的經典名句:“搖滾新聞學是那些不能寫作的人在採訪無話可說的人,為那些不能閱讀的人服務。” 公平地說,Zappa的實際引用前面帶有“大多數”這個詞,但不管怎樣,這句話在記憶中暗示了大多數作家在被涵蓋的藝術家眼中的形象。另一方面,某些唱片公司的市場部門則抓住了重點,開始招待這些薪資微薄的自由工作者,讓他們享受熱騰騰的飯菜,更別提有一個可以隨意使用的酒吧了。Big Star或許永遠無法達到他們應有的名氣,但如果沒有唱片公司組織的第一屆全國搖滾作家協會大會,可能除了孟菲斯的任何人都不會聽說過他們,所以這無疑證明了迎合評論家的明顯好處。
像所有事情一樣,所謂的“黃金時代”必然要結束,隨著《USA Today》和《People Magazine》在1980年代初崛起,這些出版物的讀者數量超過了那些頑皮但日漸老化的時尚搖滾雜誌。在此過程中,音樂報道的邊緣被這些平淡的巨獸磨平。這並不是說好的音樂寫作就此停止,只是它看似在這幾年間不斷變化著形式,以適應變化的音樂環境。
事情的確變了。開支預算幾乎消失,老闆們已經不再給員工分發大麻(至少根據我個人的經歷),但如今你只需稍加搜索,就能發現一些出色的音樂寫作。我是說,天哪,你已經讀完了這篇文章,顯然知道去哪裡找到好東西。《Ticket to Write》是一部極好的影片,對於任何想在夏季閱讀清單上添加新書的人來說,尤其值得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