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ral code for up to $80 off applied at checkout

蒂娜·瑪麗簡介

於October 25, 2019

到70年代末與80年代初,年輕的美國音樂已經分化成數十種不同的流派,摩城的傳統靈魂樂在廣播及聽眾的心中被放克、迪斯可、朋克等音樂取而代之。摩城在70年代末的作品展示了迪斯可舞蹈風格,其中最大的成功是簽下了一個名叫詹姆斯·安布羅斯·約翰遜的人,他自1965年起便活躍於不同樂隊,包括有尼爾·楊曾任成員的倭烏鳥樂隊。約翰遜後來以里克·詹姆斯的名義成名與出名,他創作了一些80年代早期最具標誌性的放克與靈魂樂專輯,並幫助摩城以一批新明星進入80年代。

詹姆斯在七十年代末期的手氣非常旺,因此摩城開始將他與不同的演出者搭配,擔任製作人和詞曲創作人。詹姆斯原本計劃與黛安娜·羅斯合作——為她改造出一種放克風格——但當詹姆斯聽到某位剛離開她樂隊而成為摩城新歌手的歌手的示範錄音後,這一計劃發生了變化。她的名字是瑪麗·克里斯蒂娜·布羅克特,但你對她更為熟悉的名字是蒂娜·瑪麗。

你在你的選集盒裝中收到了蒂娜·瑪麗的第四張專輯,它必須是魔法;這裡是你在學習偉大的女神 T 之後可以前往的地方。

狂野與和平 (1979)

詹姆斯為瑪麗的首張專輯狂野與和平寫曲並參與了大部分的製作,該專輯在R&B排行榜上取得了適度的成功。他鼓勵瑪麗成為一名作曲家,她在錄音室與詹姆斯並肩合作,向他學習製作和作曲。因此,在專輯首次推廣期間,瑪麗成為了一種城市傳說,因為沒有人能相信她是一位白人女性,特別是因為她在摩城簽約且由瑞克·詹姆斯製作,而專輯本身沒有瑪麗的照片來證實或否定這一點。但瑪麗於1979年成為靈魂列車的第一位白人女性表演者,在電視上為龐大的觀眾表演,並證實她確實是白人,之後她將成為這個節目歷史上最多產的白人表演者。專輯中最精彩的作品是她翻唱的誘惑者樂隊的《不要回頭》,但她與詹姆斯合作的《每一小部分都痛》展示了他們之間緊張的化學反應。

女神 T (1980)

對於她的第二張專輯,瑪麗與理查德·魯道夫合作——瑪雅·魯道夫的父親,以及最重要的,她的妻子是製作人和作曲家米妮·里佩頓——因為她受到了詹姆斯所教的幫助而感到自信,但請求魯道夫協助製作。該專輯將搖滾、放克、R&B 和原始饒舌融合在一起,這是一張比封面所暗示的要粗獷和味道濃烈的專輯。她將在未來的生活中都以女神 T 的身份示人,《在節奏後面》成為她最著名的歌曲之一。

火中鐵 (1980)

在1980年的第二張專輯中,蒂娜·瑪麗做了摩城女性藝術家的一個罕見之舉:她自製專輯火中鐵,並為專輯的所有歌曲進行了創作或共同創作。這是一張商業大成功的專輯,得益於《我需要你的愛》和《年輕的愛》的刺激旋律。但在《鍊子》和《明天見》中,你可以看到蒂娜·瑪麗的真正實力;她的嗓音如同一把巨大的炮,無論是演唱緩慢的情歌還是快節奏的舞曲,她都游刃有餘。

搶劫 (1983)

蒂娜在它必須是魔法之後離開了摩城,這是一場臭名昭著的訴訟。蒂娜與摩城高管就她的新音樂的發行方式和時間發生了爭執,摩城實際上將她“擱置”,拒絕發行她的新音樂。瑪麗的訴訟發現標籤無法在合約中保留藝術家並同時拒絕發行她們的新音樂,這導致瑪麗被解雇,並在她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轉投Epic唱片。她在Epic的第一張專輯是搶劫,這是一張閃亮的大預算專輯,主要因《卡薩諾瓦·布朗》而成為必聽專輯,這首歌幾乎毫不掩飾地講述了蒂娜與瑞克·詹姆斯的關係。蒂娜的表演震撼人心:她在中間達到的持續音符讓地球上幾乎所有其他歌手都無法跟上。

星之子 (1984)

蒂娜·瑪麗的第六張專輯開始了她職業生涯下一半的趨勢:她總是受到珍妮絲·喬普林的啟發,開始將更多的搖滾聲音融合到她靈巧的放克和R&B作品中。《情人女孩》——搭配著激昂的流行搖滾吉他旋律——將成為蒂娜最大的流行曲(它在告示牌上達到第四名),而這張專輯將成為她最暢銷的專輯。來自《情人女孩》,但留意《我們必須停止這樣相遇》,這是她與羅尼·麥克尼爾的二重唱。

翡翠之城 (1986)

專輯翡翠之城的封面上的吉他表明了蒂娜·瑪麗現在在做搖滾。這張專輯仍然有一些R&B的風味,但它主要建立在吉他和大鼓上,還有一段史蒂維·雷·沃恩的獨奏(《你如此沉重》)。她在黑人專輯排行榜上仍然比在流行排行榜上排名更高,但這可能因為這張專輯有布茲·柯林斯的參與(標題曲)。瑪麗後來的專輯玩弄了更多的搖滾和藍調,但這張是她最好的音樂界限跨越的例子。

剛果廣場 (2009)

剛果廣場是瑪麗在2010年去世前的最後一張專輯,也是她唯一發行的斯塔克斯唱片。儘管這張專輯聽起來像2009年,但它展示了瑪麗在簽約摩城30年後,仍然具有無限的音樂類型推進與強大的嗓音。《情人的巷子》是她與Shalamar的霍華德·休伊特的二重唱,這是這裡的亮點。

分享此文章 email icon
Profile Picture of Andrew Winistorfer
Andrew Winistorfer

Andrew Winistorfer is Senior Director of Music and Editorial at Vinyl Me, Please, and a writer and editor of their books, 100 Albums You Need in Your Collection and The Best Record Stores in the United States. He’s written Listening Notes for more than 30 VMP releases, co-produced multiple VMP Anthologies, and executive produced the VMP Anthologies The Story of Vanguard, The Story of Willie Nelson, Miles Davis: The Electric Years and The Story of Waylon Jennings. He lives in Saint Paul, Minnesota.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當前是空的。

繼續瀏覽
相似唱片
其他客戶購買了

會員享有免費運送 Icon 會員享有免費運送
安全且放心的結帳 Icon 安全且放心的結帳
國際運輸 Icon 國際運輸
品質保證 Icon 品質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