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莫里森的 Astral Weeks 是永恆的。鮮有專輯如此輕鬆地同時展現出現代感和數世紀的古老感。整張專輯所表達的情感,就像是來自臨終床邊的反思,或是一位初次經歷愛情的青少年的心聲。它在神秘而難以捉摸的意象中訴說(見開場曲),同時也用令人痛心的具體細節呈現(他描繪了 “Madame George….在角落裡打雙六的變裝者”的痛楚和悲哀)。有純粹的幸福時刻——“年輕戀人的方式”充滿著欣喜的爵士;“甜蜜的事物”描述了一種包容的愛,直至他“將不再記得曾經感受過的痛苦”。而其他歌曲,如“Beside You”和“ Slim Slow Slider”則以逐漸侵入的生悲慘感為特徵。這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專輯之一。
幾乎沒有任何人質疑 Astral Weeks 的持久性,而它的後續專輯 Moondance 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認可——如此無憂無慮,感染力十足,沉醉於生活中,讓人感覺如同一次從未想結束的周末,那種渴望已久卻時常缺席的感覺。正是那種永恆感使得2016年的范(71歲)感覺與他年輕時的自己有所不同——儘管不是因為他的風格有戲劇性的變化,反而保持著驚人的一致性。范最近的作品在方向上似乎充滿自信,卻又深深迷惘於其目的。音樂上,它們在自己的領域感到非常舒適,精心製作且充滿自信;但在精神上,它們常常顯得游移不定。他的前一張發行, 二重唱:重新工作目錄(完全由重新錄製的范歌曲組成)是為那小部分想聽舊范·莫里森經典卻對原版感到需要更多Michael Bublé的聽眾準備的。沒有任何重新錄製的歌曲是不愉快的,但幾乎沒有真正證明它們存在的必要。類似地,2012年的 Born To Sing: Plan B 提供了無新鮮扭曲或真正值得銘記的想法。其主打歌中范不斷宣稱他“生來就是為了歌唱”,並需要“繼續堅持下去”和“還債”。這感覺像是半心半意的鼓勵,自我獨白以幫助他度過錄音階段——這與他早期作品中的熱情形成鮮明對比。儘管這兩張專輯明顯存在缺陷,但卻獲得了熱烈的反響。
這樣的動態並不罕見。一般來說,早期獲得傳奇地位的藝術家如果表現出持久性,最終將受到曲線評分,即使他們的後期作品表現出報酬減少的法則。U2強行進入我們的iPhone,推出了攻擊性平庸的 Songs of Innocence,並獲得了《滾石》五顆星的評價。雖然 Bob Dylan 繼續獲得讚譽,儘管他的最新專輯讓他在14分鐘的Titanic致敬中聲音沙啞,讓人覺得比該題材的James Cameron電影還要漫長。雖然 David Bowie 因他今年的 Blackstar 獲得一切讚譽——這是一張陰暗、冒險的專輯,堪稱他職業生涯最大膽的藝術聲明之一——但他也不陌生於這種對待;他的2013年回歸專輯 The Next Day 雖然充斥著多餘的填補和半成品的想法,但仍被譽為重回正途。
新范·莫里森的發行造成的嘈雜聲遠不如他年長的同行,或許是因為他的音樂作品本身就被過低估價。共識已經形成,認為 Astral Weeks 和 Moondance 是他最重要的作品。這並非不正確,但 深入去看會發現他擁有一個多才多藝且未被充分欣賞的珍寶。 Veedon Fleece 同樣至關重要;這張專輯充滿獨特的氛圍,讓范·莫里森的音樂作品散發著不同的風格。它的質感與 Astral Weeks 相似,但敘述者似乎更加脆弱和不安,彷彿他隨時都預期自己的世界會崩潰。籠罩在專輯上的陰霾不時會被陽光的閃現打破,如“Bulbs”那樣令人無法抗拒的聲音,但這卻是帶著陰鬱情緒的事物,具有隱藏而持久的力量。幾乎沒有其他的莫里森專輯具備這種雄心壯志,但許多其他的作品卻遭到不公正的忽視,從不羈的喜悅的 His Band and the Street Choir 和 Tupelo Honey 到更陰暗且更抽象的 Common One 和 Saint Dominic’s Preview。雖然這些專輯如今感覺被遺忘,但范·莫里森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期的豐富創作卻讓人驚訝且值得回味。他從未再次製作出如 Astral Weeks 一樣完美的專輯——而因此他變得更有趣。
范的最新專輯, Keep Me Singing,從未太過超越他在 Born To Sing 中所建立的舒適區,但在邊緣上卻有一些意義上的改進。歌詞上,還是存在許多稀薄的陳詞濫調被拉到極限;特別是主題曲似乎與找到任何有價值的話題毫無關聯。音樂上也有些失誤。專輯中段的沉悶歌曲“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以一個標準的藍調旋律為基礎,而年輕的范很可能會將其發展成更立體的歌曲。相反,它沒能發展出任何新意,因為它不抱有任何抱負。除了相當普通的吉他獨奏外,這首歌的新每一分鐘聽起來完全跟最後一分鐘一樣。
儘管存在各種缺陷,但莫里森在這裡的方式仍然有著親切而吸引人的氛圍。“Out In the Cold Again”在許多他早期至中期的1970年代的抒情歌中優雅而感人。“Memory Lane”,專輯中情感最為有效的時刻之一,恰如所期待的那種懷舊渴望,這是一張滄海桑田的范·莫里森專輯。 Keep Me Singing 其音樂風格時常吻合藍調,而“Going Down To Bangor”是專輯中最直接的藍調詮釋——雖然簡單,卻十分有效。“Too Late”,第一支單曲,並不顯得其過度精緻的製作光彩奪目,但這是一首讓人喜愛的突出作品,回顧了 His Band and the Street Choir 的親切、直接的流行音樂。
今年早些時候,我看到范·莫里森在新奧爾良的爵士與傳承音樂節表演。作為一個展示面對退彈期藝術家的機會,JazzFest相當引人入勝。在幾個舞台之外,Pearl Jam 精力充沛地演奏著許多他們1990年代早期的經典歌曲;在下午早些時候,Mystikal測試了45歲的男子能否繼續令人信服地演出“Shake Ya Ass”(答案不是“否”)。范·莫里森的結果則明顯更加混亂。他的曲目選擇沒有驚喜;他的聲音時好時壞,有時感到吃力;他的缺乏精力是顯而易見的。觀眾的反應也同樣,參與度和興趣在一些較長且乏味的即興演奏中減退。然而,當他演奏“Brown Eyed Girl”時,觀眾卻瞬間被喚醒。在那三分鐘裡,他的表演缺陷未消失,但觀眾像老朋友一樣歡迎這首歌——從一場淹沒在深切扎根和藍調翻唱的表演中獲得的小小慰藉。 Keep Me Singing 依賴於這種由熟悉感所產生的善意。他並不冒任何風險,且他不需要冒風險。范·莫里森存在的時間已經很久(對此有個背景,他的首張專輯是在馬丁·路德·金遇刺之前發行的;在約翰·列儐遇見小野洋子之前;甚至在蘋果殺死iPhone的耳機插孔之前)。他的相關性在他五十年的聚光燈下持續波動,但他的風格一致性是個可靠的常數。在近幾十年迅速和戲劇性變化的音樂世界中,知道有些東西從未改變是一種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