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和聆聽唱片的過程,有時就像是一次咒語。不經思考,我們心中幾乎自動浮現出一些短語。其中有幾個短語在任何討論唱片播放的場所都常常會遇到,但沒有一個比這句簡單的「你需要一個唱放前級」更常見。這句話幾乎是對任何放大器或接收器討論的附帶說明,像是一種保護措施,以確保我們不會因為某些東西運作不正常而受到責備。
這個匆忙的小短語確實意味著,我們也有可能將唱放前級視為系統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但最終只是在做一些非常簡單的過程,仿佛只是車輪上的螺母。當然,你會很高興它們在那裡,你不想把它們移除,但如果你已經買了一套體面的螺母,那不就這樣簡單了嗎?嗯,與很多類比播放的領域一樣,這並不那麼簡單。
唱放前級的作用是在幾乎沒有其他音頻鏈中任何其他部分能匹配的規模上執行一個過程。它並不是一個附加裝置來確保系統正常運作,而是塑造你的轉盤性能以及它如何與系統的其他部分配合,這一點是唱片播放鏈中其他部分無法媲美的。
那麼,這個過程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唱放階段為轉盤的輸出增加增益,使其可以被放大器接收,並將信號放大,以便供揚聲器使用。在這句話的背後,是音頻工程中更具挑戰性的工程過程之一。原因在於,唱放階段為信號增加的增益量非常巨大,而很好地完成這個過程並非易事。
在任何唱盤上,電力僅用於轉動轉盤的過程。在某些情況下,音臂可能由電力驅動上升或下降,但實際上尖端部分,即針的碟片並沒有接收到這些電力。轉盤的信號僅由針的移動轉換為電信號來生成。而這個信號相當微弱。如果我們以 Ortofon OM5e 為例——這是一款安裝在大多數入門級 Pro-Ject 唱盤和許多其他唱盤上的碟針,你將會得到 4mv 的輸出。當你考慮到土豆—這個公認的電力來源—能產生 5 伏特的電力時,可以看出這些數字相當低。
傳統的唱放階段會尋求產生 300mv 的輸出,這樣放大器才有合理的機會達到健康的輸出水平。換句話說,信號必須被放大七十五倍才能對你的放大器有用。如果你選擇使用動圈式碟針,它的輸出遠低於我們所舉的 Ortofon 例子,情況就更為極端。如果你決定購買 Audio Technica AT33—一款非常體面且不太昂貴的動圈碟針,你的唱放階段將不得不將信號放大一千倍才能產生 300mv。
花點時間思考這個數字。如果我們以 4K 超高清電視為例,一個動圈唱放階段將以不到兩個半行的信號創建出2360行的畫面(如果你使用的是動磁碟針,那就是31.4行)。這是一個絕對巨大的信號增強。由於信號如此有限,產生這種增益的問題是相當可觀的。如果你的唱放前級在這一增益創建的早期產生噪聲,那麼當它完成時,你的信號里將有大量噪聲,還不算在此過程的不同階段添加的額外噪聲。
因此,唱放前級不應被視為一個可有可無的咒語,而是你唱片播放系統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對你的轉盤性能影響巨大。好消息是,一個體面的唱放前級並不需要花費高昂的費用。像 Pro-Ject、Music Hall 和 Cambridge Audio 等公司的獨立型號起價約在 $100 左右。由於這些唱放階段擁有自己的底盤和電源,它們通常會比內置於經濟型放大器和唱盤中的型號更安靜,因為干擾和噪聲的來源會減少。
同樣,正如那些初步增益計算所展示的,較貴型號的好處不太可能僅僅是理論上的。信號與噪聲的改善、通道分離及失真會明顯可感知,並帶來巨大的好處。最好的唱放階段在操作時異常安靜,對唱片播放的效果確實令人驚讶。那些能夠調整輸入設置以更接近匹配你的碟針特性的更高級設計,亦能展示出令人驚訝的表現。
在更主觀的層面上,即使是最精心設計的唱放前級,通常也有自己的性格,因為放大器接收的信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們。這意味著如果你能在掏出現金之前聽聽一個唱放前級,你可能會在長期中節省很多麻煩,因為許多人(包括我自己)認為它們在主觀偏好中僅次於揚聲器。我希望將來為這個部落格提供一些建議。
唱放前級是一位無名英雄,值得在選擇適合你的模型時認真考量和關注,而不是在系統構建過程中隨口而出的咒語。因此,下次當你播放一張唱片時,想想系統的一部分正在執行一個小奇蹟,使你能夠聽到那些溝槽中的音樂。它們一般不會很大,但肯定非常巧妙。
祝你聆聽愉快。
Ed is a UK based journalist and consultant in the HiFi industry. He has an unhealthy obsession with nineties electronica and is skilled at removing plastic toys from speak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