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講述青少年天才Chief Keef的故事之前,您無法不提及暴力。這不僅是美國的暴力,更具體來說是芝加哥的暴力。當然是身體上的暴力,但也包括心理和空間上的暴力。這種暴力可追溯到50年代末期。結構性暴力為街頭暴力創造了藉口。
隨著60年代的落日,芝加哥市市長理查德·J·達利的城市規劃將黑人家庭驅逐出他們的家。 “紅線”政策把他們推向西區和南區人滿為患的貧民區。隨著以黑人為主的社區的形成,帕克威花園公寓誕生了,這是建築師亨利·K·霍爾斯曼設計的最後一個低收入住房項目之一,它位於芝加哥的“黑人帶”上,到1976年,這裡成為了蓬勃發展的黑人中產階級的家,包括米歇爾·奧巴馬和戈登·帕克斯的家庭。到了90年代,情況有所改變。針對幫派的預防措施“街道清掃”導致數千名黑人和拉丁裔居民被逮捕,黑人帶的就業率驟然下降。威廉·儒利烏斯·威爾遜在1996年的一篇《紐約時報雜誌》報導中總結道:“今天內城社區的許多問題——犯罪、家庭解體、福利——根本上是工作的消失所造成的。”
進入21世紀,帕克威花園成為幫派之間的戰場,黑人門徒和幫派門徒。附近的蘭道夫塔樓——144套公寓分布在16棟樓中——在2007年被拆除之前曾是GD的據點,許多居民被迫搬進帕克威。來自對手幫派的成員被迫進入縮小的地盤,局勢緊張。 “你有雙方的孩子,因為彼此之間的衝突而被圍住,”科里·布魯克斯牧師告訴《芝加哥太陽報》,並解釋曾經自豪的社區是如何變化的:“那個環境以家庭為中心。人們在工作。當你清除社區中的所有這些東西——家中沒有男性、教育失敗——這將會與美國第一夫人及其家人所經歷的截然不同。”
有幾十年的歷史造就了《終於富有》
首席基夫,原名基思·科茲特,成長於帕克威花園公寓,在南區一條被居民稱為O街的道路上,該名稱源自一名被謀殺的GD成員Odee Perry。被稱為“芝加哥最危險的街區”,在帕克威公寓中,超過一半的人口生活在貧困中。O街由黑人門徒控制,周邊地區充斥著幫派與其對手之間的血腥、遺傳性的衝突。在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間,有19人於O街被射擊;這些槍擊事件沒有得到解決。這是一場基夫在青少年時期所承擔的衝突,屬於前者;這是一種由基夫無法控制的決定塑造的對抗性生活方式。“我們的城市是暴力的,”他於2012年告訴《芝加哥論壇報》。 “每個人都在嘗試說唱,所以他們可能會阻止暴力。但在我看來,芝加哥有太多的仇恨。但是這是我的城市。這是我出生的城市,但你知道,情況就是這樣。”在他職業生涯的早期,他下定決心要顛覆當時的情況——對他和周邊的人來說——迫使城市朝某種烏托邦的方向發展。仇恨者遭遇到壓倒性的敵意或嘲笑,隨著基夫逐漸發展自己的風格,他站在了變革中的說唱護衛的最前沿。
進入2000年代早期,芝加哥開始流行新的街頭音樂風格,受到亞特蘭大陷阱音樂更火爆、更加侵略性的風格的啟發。一位名叫Pac Man的當地說唱歌手首創了“drill”這個術語,這很快成為一場運動的標誌。Pac Man於2010年在一次槍擊事件中遇害,但同樣來自Dro City的說唱歌手King Louie延續了他的遺產。“我是通過我的兄弟Pac Man接觸到drill的,”Louie在2013年告訴《Dazed》。 “‘drill’其實意味著‘擊打’,就像你去射擊每個人。”這些歌詞的對抗性和聲音直接源於當地的氛圍,過度警覺和行動獲得了堅韌。音樂成為這些孩子們自我表達的另一種方式。隨著這種音樂在當地高中傳播,一位名叫DGainz的攝影師成為其官方紀錄片製作人,拍攝了基夫、Louie和其他drill明星Lil Durk及Lil Reese的視頻,捕捉到他們聚會的不受限制特性。“看起來暴力受到音樂的啟發,但其實音樂是受暴力啟發的,”DGainz告訴《Dazed》。
僅僅傾聽,很難想像有誰能比基夫更受啟發。作為一名孩子,他開始在媽媽的卡拉OK機上說唱。到2007年,11歲的他開始和一位名叫Kenn的日本出生的製作人和DJ錄製他的第一首歌曲。(Kenn來自山形縣,當時在紐約,尋找芝加哥的住處,期間碰見了基夫的叔叔Big Keith,與他一起溜狗。Big Keith收留了他。)Kenn為首席基夫製作了前兩張混音帶,包括2011年的《Bang》。這些音樂擁有Lex Luger為Waka Flocka Flame的專輯《Flockaveli》所帶來的宏偉,更在“Setz Up”中借用了他的標籤。基夫的原始、大膽的說唱穿過了名為“我所宣稱的”和“我不喜歡你”的作品。在基夫的槍戰風格中,Kenn的節拍帶來了自信,但另一位名叫Young Chop的製作人的一首歌曲卻因其獨特的能量而脫穎而出。基夫通過Facebook聯繫了Chop,Chop在基夫的祖母家設立了工作室,並錄製了另一首名為“3Hunna”的歌曲。
在“3Hunna”中,基夫和Chop發現了一些東西:孤立的、澎湃的合成器旋律為基夫坦率、似乎自由聯想的挑釁指明了明確的前進道路。Chop將Shawty Redd和Drumma Boy等製作人的節拍的歡騰轉變為更陰沉的東西。當基夫在“3Hunna”中咆哮著“click, clack, pow”時,他似乎正垂直於Chop的節拍。隨著“3Hunna”的成功,很快被“我不喜歡你”所超越,這是一首尖銳、令人毛骨悚然的對基夫周圍無盡惹怒源的清單——潛在的侮辱者、劣質大麻、假鞋,還有其他的。在基夫的職業生涯的第一個真正的熱門作品中,他磨煉出一種咆哮的風格,詩句怪異而加上雜音的即興表演。這兩首歌曲的影片在當時新興的平台YouTube上迅速走紅,成為國際曝光的途徑。在短短一年內,他便成為了現象。
“3Hunna”和“我不喜歡你”都出現在基夫的突破性混音帶《重生》曾試圖簽下他。Rick Ross曾在“3Hunna”的混音中出現。那年秋天,坎耶·韋斯特翻拍了“我不喜歡你”,讓基夫接觸到了更廣的觀眾。一場競標戰隨之展開。在《重生》的開場曲“Monster”中,基夫唱道:“首席基夫·索薩,我是個知名話題”,而他正是如此。他在結尾中唱道:“她說她愛我,不管那是什麼 / 先幫我個忙,別再說那種話”,這是對一個在國家關注中不斷膨脹的少年自我意識的無禮鳴響。沒過多久,基夫簽下了一份价值600万美元的三張專輯合約,即與Interscope的合約,包括了44万美元的預付金。
正是從這一切熱議中《終於富有》應運而生,這是一部在各種方向上回聲的drill作品。這張專輯分享了一些最深刻的歌曲,如《重生》——包括“3Hunna”和“我不喜歡你”——但它同時也捕捉到基夫在其新材料急速進化中的面貌。似乎被留下自己處理,這專輯對於一家主要唱片公司的初次亮相來說相當出格。基夫更像是一個表現主義者而非一個作詞者,他利用他的歌曲來嘗試音調、質感和力量,預示著一個探索性的未來。開場曲“Love Sosa”有著一分鐘的引子,然後爆發成一場敵意的漩渦,基夫以某種方式捏造出有關他的幫派的殺死-死亡比率的傳染性、狼狽的旋律。“No Tomorrow”到“Kay Kay”的三首歌曲則有一點點各種元素:太空感的Mike WiLL Made-It製作、咕噥流行、聽起來像故障的機器人Auto-Tune、錢機器的即興表演、童謠流。
新舊音樂中,都充滿了標題所預示的驚人確定性——終於富有,彷彿這是命運。在一個與“Ballin'”的映前面談中,基夫稱自己的個人期望和世界的期望相比較。“我以前常告訴別人:‘我要買這個,我要買那個,我要得到這個,我要買一輛車,我要比你更有名。我會比你更富有。’”他說。 “他們以為我將成為某個混蛋或任何事情,他們以為我會一輩子如此。”專輯中的許多歌曲在被印證是對的面前是大膽和調皮的,穿著設計師衣服在外國超級跑車中尋求刺激。這種對比令人著迷:這位幫派少年穿著薩爾瓦托·費拉加摩的衣服又算什麼呢?他不斷強調這種“glo' up”(他所創造的詞)帶來的荒謬感,搭配一些似乎在戲弄聽眾的隨意韻律。其中最不微妙的是“Laughin' to the Bank”,在獲得不太可能的成功後幾乎顯得廉價。但即使基夫過渡到了新的稅收級別,他也從未停止代表他的地盤:“我來自O街,姊妹,那是我的地盤,”他在第一段的第一句中唱道。
基夫將幫派生活的傲氣帶到了他的音樂中,突顯出他在歌曲中無畏的行動。在她2004年關於黑人男性氣概的思考中,《我們真酷》,bell hooks稱幫派文化為“父權體男性氣概的精髓”。她引用了黑豹黨領導人、活動家和作家艾爾德里奇·克利弗,他在自己的著作《靈魂在冰上》中寫道:“在一個秘密附和著‘每人靠自己’這種海盜倫理的文化中……這種倫理的邏輯結論,在一對一的層面上,就是弱者被視為強者的自然和正義的獵物。”hooks主張,許多沒有父親的黑人男孩追求男子氣概,對這種倫理深信不疑。基夫也不例外。儘管比《重生》要不那麼貪婪,但《終於富有》確實通過黨派隸屬關係而傾向於父權男性氣概——厭女和男性霸權的束縛。但基夫的方式遠非達爾文主義。對他而言,幫派中有團結。他願意為他的兄弟們付出。我們知道這一點,是因為他們在歌曲中出現得如此頻繁,以至於成為了熟悉的名字:Fredo、Tadoe和Ballout;D-Money、D-Rose和Reese。當他唱道“我和我的兄弟們,我們在狂歡”時,暗示是他們只有在一起才能成功。
bell hooks可能沒有聽過首席基夫,但我想像,如果她聽過,她會將他視為她對說唱批評的宣言——對他的反應性憤怒,和在童年時期因生死攸關的意識形態而養成的虐待性格。 “嘻哈是年輕黑人男性可以發揮那種喬利厄斯·萊斯特所提到的權力的重要方面的地方,”她寫道。“獲得最多讚譽的黑人男性嘻哈藝術家正忙於販賣暴力;兜售對黑人男性作為原始掠食者的種族主義/性別歧視刻板印象。儘管他有時會包括激進的言辭,但想要‘賺一筆’的嘻哈藝術家無法完全革命化他的意識。渴望權力的他無法指導自己或其他人走向解放之路。”hooks當然是正確的:像基夫這樣的說唱歌手渴望權力,並因此自願接受壓迫系統的機制。但這樣做的目的何在?我認為,對於青少年來說,引導他人走向解放無疑是過高的要求。而在這一點上,基夫追求權力和金錢的真正意圖是關於自主權。
儘管他冷靜的外表幾乎讓人無法穿透,但基夫的動機卻非常清晰:他看待金錢所賦予的權力,作為一種讓周圍人擺脫暴力的手段。這一路從頭到尾都顯而易見。在“哈利路亞”中,在對所有他所蒙受的祝福的讚美中,他設置了賭注:“我這麼做是為了Lolo不再擔心 / 讓KayKay像他爸爸一樣駕駛‘Raris之類的。”隨著他的深入,範疇愈加擴大。“所以我必須照顧我的小隊 / 在每個該死的每個人被搶走之前 / 為了那份夜班和日班,”他在標題曲中唱道。“這就是為什麼我變得富有 / 以便我可以照顧我媽媽 / 照顧我女兒 / 照顧我兄弟。”爲此,《終於富有》的真正精神是獲得清白的機會——盡可能地將自己與暴力的歷史脫離。當然,基夫無法停下來代表O街或GBE,就如同沒有人能將自己與自己的家和支持系統分開。然而,他渴望進化的決心反映在他做出的決策中。他從未成為行業商品,但他成為了創新者。
基夫似乎在進行遊戲的同時知道自己正在改變遊戲——在Common、坎耶、盧佩·費亞斯科之後,為一種新類型的說唱歌迷而努力。“我們創造了新的芝加哥風格,可能會讓未來的每個芝加哥人都這樣說唱,”他在2012年的《論壇報》專訪中解釋。這種風格的影響力遠超芝加哥。drill音樂風潮蔓延到其他美國城市——最引人注目的,如紐約——甚至超越這些。這種聲音在英國、意大利、法國和印度等地陸續出現。
但首席基夫的興趣卻在其他地方。他搬到了比佛利山莊。他開始從事音樂製作。失去了與Interscope的合約後,他開始創作更加怪異的音樂。他隨意發布作品,幾乎不考慮誰可能在聽。他在每個機會中都拒絕名氣,然而卻影響了一整代的說唱歌手追隨他的另類選擇。“你們喜歡我創造的Mumble嗎???”他在2018年推特上寫道。在滿25歲之前,他便成為了SoundCloud說唱的創始人之一。而他的一生中從未有過這樣的職業軌跡。但不了解這張專輯、不理解它的時刻——不了解芝加哥的暴力,以及他逃避這一切的歷程,無法講述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