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布雷基入門

在 August 23, 2019

鼓手阿特·布雷基無疑是爵士歷史上最耀眼和有影響力的節奏建築師之一。他同時也是一個奇特的人物,既具標誌性又鮮為人知。在關於現代爵士誕生的討論中,其他鼓手如馬克斯·羅徹和肯尼·克拉克經常會忽略布雷基,但他同樣也在那裡,調整著搖擺時代的語言,直到它變成一種奇異而激烈的音樂,被稱為比波普。埃爾文·瓊斯被認為是擁有所謂的多節奏(polyrhythmic)爵士鼓風格的智力和雜技式的演奏者,但沒有比羅徹更具權威性的人曾辯稱,布雷基在四肢獨立性方面走在了前面。當談到定義硬波普的福音音樂和節奏藍調風格時,布雷基獲得了他作為音樂化身的應有的肯定。

Join The Club

Jazz, Blues, Funk and Soul
art-blakey-and-the-jazz-messengers-the-freedom-rider
$45

布雷基(Blakey)可能被忽視作為一位開創性的技術專家,這實際上是一個好問題。他更為人知的遺產是作為一位導師,奉行著艱難的愛、常識和足以填滿一千部傳記的轶事。與隨著波普、爵士樂作為藝術的理念相悖,他重視觀眾,努力使他們娛樂。其與鋼琴家霍勒斯·西爾弗(Horace Silver)在五十年代聯手組建的爵士信使(Jazz Messengers)長期團隊,培養了許多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爵士音樂家。這一點至關重要:布雷基鼓勵他們為樂隊創作原創音樂,並將他們離開他的公司組建自己的樂隊的過程視為有機的成長。許多在其門下成長的弟子們已成為樂隊行首和模仿布雷基的爵士音樂學院。

他指導爵士信使超過三十年,在這段馬拉松的過程中,他無疑也遭遇了一些低潮和障礙,面對來自搖滾和流行音樂的激烈競爭,以及他自身的組織缺陷和其他超出他控制的挑戰。然而,爵士信使在多年中作為一個堅韌可靠的機構度過了那些歲月。他們在音響和使命上都是堅不可摧的——作為融合時代的中世紀搖擺的燈塔——卻同時變幻莫測。人事變動頻繁,但對天賦的標準始終非常高。當布雷基於1990年去世,享年71歲時,《紐約時報》毫不遲疑地表達出其影響力的範疇。「他所聘請音樂家的部分名單類似於從1950年代到現在的爵士音樂歷史,」評論家皮特·瓦特魯斯(Peter Watrous)寫道。「其中包括小號手肯尼·多蘭(Kenny Dorham)、克利福德·布朗(Clifford Brown)、比爾·哈德曼(Bill Hardman)、李·摩根(Lee Morgan)、弗雷迪·哈伯德(Freddie Hubbard)、伍迪·肖(Woody Shaw)、溫頓·馬薩利斯(Wynton Marsalis)、華萊士·羅尼(Wallace Roney)和泰倫斯·布蘭查德(Terence Blanchard);薩克斯風手路·唐納森(Lou Donaldson)、傑基·麥克林(Jackie McLean)、漢克·莫布利(Hank Mobley)、約翰尼·格里芬(Johnny Griffin)、韋恩·肖特(Wayne Shorter)、加里·巴茨(Gary Bartz)、鮑比·沃森(Bobby Watson)、布蘭福德·馬薩利斯(Branford Marsalis)、唐納德·哈里森(Donald Harrison)、肯尼·加雷特(Kenny Garrett)和哈沃·傑克森(Javon Jackson),以及鋼琴家霍勒斯·西爾弗、鮑比·提門斯(Bobby Timmons)、西達·沃爾頓(Cedar Walton)、約翰·希克斯(John Hicks)、詹姆斯·威廉姆斯(James Williams)、穆格魯·米勒(Mulgrew Miller)和本尼·格林(Bennie Green)。

為了慶祝Vinyl Me, Please新重新發行的布雷基1964年藍音(Blue Note)LP The Freedom Rider,你可以在這裡報名參加,我們推出了這個推薦的爵士信使錄音合集。布雷基參與了許多卓越的會議,卻是在爵士信使之外,但這篇文章是對他在工作樂隊中顯示出的長期性和招募技巧的致敬。它還證明了他職業生涯的幾個時期產出了一些很好的結果,其中許多卻被忽視。不要把這視為最佳選擇的練習。布雷基——或是他的穆斯林名號「布哈伊納」(Buhaina)衍生而來的暱稱「Bu」——太多產且一致,讓這成為毫無意義的任務。

A Night at Birdland Vol. 1(藍音,錄製於1954年)

除了辯論哪個爵士信使陣容是最好的,另一個可靠的爵士爭論試圖宣稱爵士信使的故事究竟何時開始。A Night at Birdland Vol. 1,在這個受尊敬的曼哈頓場所捕捉的標誌性現場錄音,是一個極好的候選者。雖然以藝術布雷基五重奏(Art Blakey Quintet)名義發行,但缺少爵士信使的標題,卻展示了布雷基和西爾弗的搭檔,以及聖潔的小號手克利福德·布朗、貝斯手庫爾·拉塞爾(Curly Russell)和薩克斯風手路·唐納森,他對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風格的演奏,對那些只熟悉他後來的boogaloo和靈魂爵士的人來說,可能看起來有些驚人。至於音頻,鑒於當時的日期和現場錄製的初始狀態,因藍音唱片公司的首席工程師魯迪·范·吉爾德(Rudy Van Gelder)帶著他的Neumann麥克風,這是一個音響愛好者的秘密武器,所以音質上佳。在音樂中你能聽到那種經過強化的波普詞彙的萌芽,這些詞彙將演變為堅硬波普,由該類型最具代表性的作家西爾弗所創作的傑出作品。(附帶好玩的是:奇爾·馬奎特(Pee Wee Marquette)那段口頭介紹,這個狡猾小個子是接下來的《大衛·萊特曼秀》(Letterman)的嘉賓,在Birdland擔任主持,經常向音樂家們徵求小費;那些不付的小費者在台上會其名字被滑稽地破壞。這段介紹在四十年後被Us3的酸爵士熱門「Cantaloop [Flip Fantasia]」取樣。)

但無可否認更具歷史意義的早期音樂集合,以及在如何讓靈魂硬波普聽起來的宣言,並不在布雷基的名下。藍音的霍勒斯·西爾弗與爵士信使,同樣以薩克斯風手漢克·莫布利、小號手肯尼·多蘭和貝斯手道格·沃特金斯為特徵,包括了兩首西爾弗最受到喜愛的經典曲目「The Preacher」和「Doodlin'」。The Jazz Messengers,1956年的哥倫比亞(Columbia)LP,則擁有小號手唐納德·伯德和莫布利的大量才華創作。

Hard Bop(哥倫比亞,1957年)

Hard Bop在1957年發行時,霍勒斯·西爾弗已經離開,而布雷基的品牌及其導師的概念仍保持完整,儘管不如以前那樣顯眼。布雷基在這些表演中37歲,組建了一個年紀從青少年到二十出頭的音樂家樂隊:艾爾托薩克斯手傑基·麥克林、小號手比爾·哈德曼、鋼琴家山姆·多克里(Sam Dockery)和貝斯手斯潘基·德布雷斯特(Spanky DeBrest)。依據布雷基的風格,這些曲目由他年輕的音樂家撰寫,除了兩首標準作品。麥克林的貢獻之一「Little Melonae」展示了一個主題,隱含著這位薩克斯風手顛覆硬波普可愛風格的技巧——或後來被確立為後波普。

與許多如果不是大多數的爵士信使陣容一樣,這個陣容提供了一個迷人的高中重聚、追憶的研究。麥克林,其查理·帕克的技巧受到奧爾涅特·科爾曼的深刻影響,在藍音標籤激動人心的60年代發行了一些最有趣的唱片,並成為了著名的主流樂隊領袖和爵士教育界的人物。麥克林的50年代中期的同伴哈德曼則與查爾斯·明古斯(Charles Mingus)、路·唐納森和小齊·庫克(Junior Cook)一起表演和錄音,並在1990年去世之前,保持著卓越的硬波普中心獨奏者的身份;今天,他是一位我們不常談論的無數爵士名字之一。

Moanin’,又名藝術布雷基與爵士信使(藍音,1958年)

為什麼歷史將其視為爵士信使唱片的巅峰,以及藍音唱片和爵士樂故事中的重要文獻之一?首先是因為其曲目。薩克斯風手班尼·戈爾森(Benny Golson),一位博學的願景家,他最佳的原創音樂大膽地融入了爵士傳統,貢獻了四個曲目,其中兩首後來成為了廣為流傳的經典曲目:「Along Came Betty」,這是一首和聲上具有創意的曲子,但卻感覺像是一陣溫暖的微風;「Blues March」,戈爾森從歷史上黑人大學具有音律感的行軍樂隊獲得靈感。但最重要的是鋼琴家鮑比·蒂門斯(Bobby Timmons)的「Moanin’,」靈巧而強勁的呼叫與回應的鉤子,才讓這一切達成,並且也許最重要的是,成為了硬波普的象徵。硬波普的簡短定義可以說是雞尾酒與福音和藍調的結合,但許多全盛期的「硬波普」更像是最初幾位波普者輕快音樂的小變化;「Moanin’」強勁卻又放鬆,有著濃厚的硬波普意識。在布雷基、蒂門斯、戈爾森、小號手李·摩根和貝斯手吉米·梅里特(Jymie Merritt)的手中,這個子類型獲得了它的國歌,而靈魂爵士樂則獲得了它的前身。

The Big Beat(藍音,1960年)

薩克斯風手班尼·戈爾森擔任爵士信使的職務不幸且短暫。然而,他的缺席創造了一個歷史性的機會。首先是漢克·莫布利(Hank Mobley),接著是韋恩·肖特(Wayne Shorter),他不久前從軍隊退伍,通過他的朋友李·摩根(Lee Morgan)的推薦成為了爵士信使。在1960年到61年間,肖特、摩根、蒂門斯和梅里特組成了一個強勁的爵士信使版本,幾乎可以稱其為第一名。摩根,隨著60年代的進展,會開始探索模式音樂,但與布雷基的交流中基本上保持著藍調和波普的大師地位。肖特,當今最重要的現存爵士作曲家,當他是布雷基的首席作曲家和音樂總監時,提出了定義後波普的實驗,但基本上被融入了鼓手熱情的搖擺中。The Big Beat是開始了解這個陣容及肖特為其創作的非常好地方,這張專輯包含了他的三首誘人而又狡詐的曲子:「The Chess Players」、「Sakeena’s Vision」和「Lester Left Town」。蒂門斯廣受歡迎的工驛曲「Dat Dere」出現了其中一個最早的版本。

在肖特擔任爵士信使期間,樂隊探索了六重奏的編制,並接納了其他發展中的大師:長號手柯提斯·富勒(Curtis Fuller)、小號手弗雷迪·哈伯德(Freddie Hubbard)、貝斯手雷吉·沃克曼(Reggie Workman)、鋼琴家西達·沃爾頓和其他人。必聽的Free for Fall,在1964年為藍音錄製,開場有一段扣人心弦的主題曲,肖特展現出最大的科爾特雷(Coltrane)影響力。Caravan,是一個1962年的Riverside錄音,也是以火熱的方式開場,在這裡,樂隊在燃燒的搖擺和布雷基的標誌性非洲拉丁音調之間進行切換。

基石3(康科德爵士,1982年)

對於普通音樂愛好者來說,布雷基似乎只在藍音錄製過音樂。從美學和歷史上看,他是一位典型的藍音藝術家,但他也在許多其他標籤下錄製過,且他的製作能力幾乎從未減退。例如,他70年代在Prestige的專輯因小號手伍迪·肖的存在和電子鋼琴而令人感興趣。在他後期的幾十年裡,他為康科德爵士(Concord Jazz)做了出色的工作,發行的專輯包括1978年的In This Korner,宣傳了像薩克斯風手鮑比·沃森和俄羅斯小號手瓦萊里·波諾馬列夫(Valery Ponomarev)等一流演奏者。後者的接班人是一位名叫韋頓·馬薩利斯的青少年新奧爾良人,他的哥哥,薩克斯風手布蘭福德·馬薩利斯,後來也加入了這個圈子。基石3,像In This Korner一樣,在舊金山的基石角(Keystone Korner)俱樂部錄製,特色是兄弟倆和鋼琴家唐納德·布朗(Donald Brown)、貝斯手查理·范布魯(Charles Fambrough)和女高音薩克斯手比爾·皮爾斯(Bill Pierce)。(布蘭福德,當前的女高音巨星,在這裡以艾爾托的身份亮相。)

這不是一張經典唱片,但卻是一張出色的唱片:在這裡提供了弦樂的年輕、尖端改編的主流聲音,隨著年輕獅子(Young Lions)聲音的出現,布雷基,那時60多歲,能與他的音樂家們在他們的突破性條件下相會。馬薩利斯兄弟將很快離開以組建自己的樂隊,將由兩位其他出色的新奧爾良所培養出來的新獅子——小號手泰倫斯·布蘭查德和艾爾托薩克斯手唐納德·哈里森(Donald Harrison Jr.)取代。遵循著歷史上看似爵士信使的規則,他們也會分開以組建自己的火爆五重奏,並繼續開展成功的獨立生涯。布雷基在下一張專輯中以小號手華萊士·羅尼(Wallace Roney)和艾爾托薩克斯手肯尼·加雷特(Kenny Garrett)為貴賓,這兩位都是當代的表現優號。

分享此文章 email icon
Profile Picture of Evan Haga
Evan Haga

Evan Haga worked as an editor and writer at JazzTimes from 2006 to 2018. During his tenure, the magazine won three ASCAP Deems Taylor Awards, one of which was for an article Haga wrote on the confluence of jazz and heavy metal. He is currently the Jazz Curator at TIDAL, and his writing has appeared at RollingStone.com, NPR Music, Billboard.com and other outlets.

Join The Club

Jazz, Blues, Funk and Soul
art-blakey-and-the-jazz-messengers-the-freedom-rider
$45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當前是空的。

繼續瀏覽
免費運送給會員 Icon 免費運送給會員
安全且可靠的結帳 Icon 安全且可靠的結帳
國際運輸 Icon 國際運輸
品質保證 Icon 品質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