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月份,Vinyl Me, Please Classics 專輯是 Koko Taylor 的經典作品,亦即她在 Alligator Records 的首次亮相,I Got What It Takes. Vinyl Me, Please Classics 每月會向會員寄送一張靈魂樂、藍調或爵士樂類型的經典專輯。這些專輯經過高品質音源的母帶後期製作,並以黑色黑膠唱片包裝,附贈獨特的聆聽筆記小冊子。您可以在此頁面報名訂閱 Classics。
與此同時,您可以在下面了解更多關於I Got What It Takes 的資訊,同時閱讀我們獨家的聆聽筆記摘錄,這些筆記由專輯製作人兼 Koko 的經理、Alligator Records 的老闆 Bruce Iglauer 撰寫。
在1962年左右的Silvio's,著名製作人兼歌曲作者Willie Dixon聽到了Koko Taylor與Howlin’ Wolf的樂隊合作。Willie為她在USA唱片公司製作了她的第一張45轉單曲,然後將她帶到Chess,這個地方製作了經典的藍調熱門歌曲(許多都是他所創作的),例如Muddy Waters、Howlin’ Wolf、Sonny Boy Williamson II等人的作品。
在1964年至1968年之間,Dixon為Chess的子公司Checker製作了九張Koko Taylor的45轉單曲。她在1966年於Checker取得了一首巨大的熱門歌曲——“Wang Dang Doodle”,這首歌由Dixon創作和製作。這張單曲在全國黑人廣播榜單上達到了第13名,她的巡演遍及全國,跟隨多位藝術家的R&B巡演以及她自己的樂隊。但她從未有過一首後續單曲能夠像“Wang Dang Doodle”一樣成功。來自Koko與Dixon合作的錄音的歌曲,後來在兩張Chess專輯《Koko Taylor》和《Basic Soul》中收錄,但兩張專輯的宣傳都不多。
到了60年代末期,Chess已經被出售,藍調音樂也在黑人廣播中消失. Koko不再受歡迎,於是她回到了她的日職,為富裕的白人家庭工作,擔任清潔工和保姆,並參加一些知名樂隊的客串演出。
我第一次在1972年時在芝加哥的Wise Fools Pub遇見Koko。當時她正在Mighty Joe Young的樂隊中演出,她那聲音轟鳴、低沉的歌聲以及超乎尋常的舞台魅力充滿了整個房間。Joe介紹了我們。儘管Alligator當時只有兩三張發行,但她幾乎立即說:“我知道你在做唱片,那麼錄製我呢?”
大多數粉絲現在假設我當時遇見Koko時,她已經以“藍調女王”的身份成名,但那是她未來多年的事情。當時,她沒有自己的樂隊,且還無法在當地的小俱樂部吸引人潮。然而,她曾經參加過安阿伯藍調音樂節,且她的兩張Chess專輯仍可購買。因此,死忠的藍調粉絲知道她的名字。
您可以在此處註冊經典歌曲。
但等等,還有更多內容:今年晚些時候,我們將把經典歌曲開放給公眾,作為與Vinyl Me, Please分開的獨立訂閱。如果您對獨立版本的經典歌曲感興趣,並希望在名額可用時收到通知,請點擊下面的按鈕。
起初,我幾乎不考慮錄製Koko。我覺得她是一個一曲成名的歌手,擁有強而有力但不是很細膩的聲音風格——始終全力以赴。她沒有樂隊,因此無法進行巡演。我覺得她的曲目有限,只是藍調的標準曲目和她的Chess錄音。此外,我懷疑自己能否在男性主導的藍調界推廣一位女性藝術家。我特別擔心推廣一位不會演奏樂器的主唱。年輕的白人藍調觀眾期待他們的藍調藝術家不僅是歌手,還必須是吉他或口琴英雄。錄製像Koko這樣的女歌手也意味著在制作上挑戰自己。我不會演奏樂器,而且唱得平平。我很清楚自己音樂上的限制可能會影響我制作女歌手專輯的能力。我需要更積極參與編排和塑造音樂,而我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做到。
但Koko很堅持。第一次會面時,我給了她我的電話號碼。她經常給我打電話,總是禮貌地詢問錄音的事情。在聽到我多次說“我不這麼認為”、“不,現在不行”、“我想想看”,或“我有其他優先事項”之後,Koko終於問道:“你能幫我找一些演出嗎?”這是一個不同的問題。我負責預定Alligator藝術家的演出,並與一些俱樂部建立了關係。“當然,”我告訴她,“我會試著幫你找一些演出,但你需要一個樂隊。”一周後,她再次打來,告訴我她有樂隊在排練,並且已經為一輛貨車支付了訂金。我印象深刻。Koko正在處理她的事務。我為她預定了一些演出,而演出也進行得很順利。在她的演出中,我開始在幾首歌(尤其是慢藍調)中聽到她不僅僅是低吼和大喊。也許我能在錄音室裡帶出那種細膩感。因此,我祈禱著並決定與Koko一起錄製專輯。這是我做過的最明智的決定之一。
至於歌曲——在她的職業生涯的那個時期,Koko並不是一位很有信心的歌曲作者,所以我們大多依賴先前由其他藝術家錄製的歌曲的Koko改編版本。我們精選的歌曲最初由像Ruth Brown(“Mama He Treats Your Daughter Mean”)、Bonnie “Bombshell” Lee(“Trying to Make A Living”)、鄉村歌手Webb Pierce(“Honkey Tonkey”)、Jimmy Reed(“Big Boss Man”)、Otis Spann(“Blues Never Die”)、Elmore James(“Happy Home”)和Magic Sam(“That’s Why I’m Crying:”)等藝術家錄製。Koko還重新錄製了標題曲——這是她在Chess上發行的原創單曲之一,由Willie Dixon創作——她還將另一首Dixon創作的作品(“Be What You Want To Be”)帶入專輯。唯一的Koko原創作品是“Voodoo Woman”,這是她為專輯錄製的最后一首歌——一次性完成。
I Got What It Takes於1975年4月初發行。初期並未取得成功,也並未劇烈重新啟動Koko的事業。這發生在她的第二張Alligator專輯1978年的The Earthshaker。I Got What It Takes為她贏得了更多的巡演演出,但她仍然需要每天掙錢。當她在鎮上時,她會去日工中介,外出清理靠近O'Hare機場的酒店房間。
最終,她的才華、魅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為她贏得了一批忠實的觀眾。她進一步錄製了七張Alligator專輯,並在美國各地巡演,還在整個歐洲演出,甚至在紐西蘭進行巡演。I Got What It Takes是她成為藍調女王的重要一步。
*您可以在下方收聽I Got What It Takes,並通過註冊經典歌曲查看完整的聆聽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