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年輕時 旨在從我們汽車座椅下劃傷的混音 CD 中重新喚醒我們錯誤記憶中的音樂。每一期都將涵蓋作者在青少年時期所愛的音樂,然後才轉向「更酷的」音樂,這意味著什麼,還不確定。本期涵蓋了 Linkin Park。
我14歲,正坐在威斯康辛州瓦索的叔叔卡爾的餐桌旁。卡爾的妻子潘有幾個和我年齡相仿的孩子,其中兩個稍微比我大,正談論 Hybrid Theory——其中一個聖誕節獲得的專輯 -- 還有 Linkin Park 是現在最棒的樂隊。
「你有聽過這個嗎?他們來自芝加哥的林肯公園*,他們是最棒的。」潘的其中一個女兒說。
你需要知道一些關於14歲我的事情:此時的我對自己感到無比自卑。我胖胖的,沒自信,心大部分都在讀和重讀一本《星際大戰》行星指南上。我對任何事都不生氣,唯一的不滿是我鎮上沒有 Cinnabon。我完全不是「朋克」——在美國中西部「朋克」是指憤怒的音樂——此時我青春叛逆的經歷僅限於我和朋友們開著 Nerf 槍在城市中遊蕩,並攻擊一間 Walgreen’s 的外牆。2000年12月,我根本不是 Linkin Park 的目標市場,這時我只聽過三分之一的 Linkin Park 歌曲。
「哦,對啊,他們真好聽。」我回應。
「你最喜歡的歌是什麼?」她問。
「呃,「One Step Closer」那首。」我說,提到了我在 MTV 上看到的唯一一首歌曲。
「你根本不認識他們。你應該說一首沒有音樂視頻的歌。」她回擊。
我剛剛經歷了,正確地說,九年前我註冊 Twitter 之前的首次 #wellactually 時刻。我記得自己感到沮喪,並覺得有一整個音樂世界和事物我無法理解。我還意識到我應該就這樣認輸,讓這些表妹們認為我就是她們確信我會是的那種人。我決定要買這張 Linkin Park 的專輯。之後的六個月我才鼓起勇氣請求我的父母讓我購買它。
我28歲,在一家卡拉OK酒吧。我的朋友詹姆斯和我在尋找一首會讓酒吧裡所有人——基本上都是22歲以下的年輕人——感到不自在的歌。我們決定唱《Papercut》出自 Hybrid Theory。我們唱了這首歌,整個過程我一次都不看屏幕。我記得所有的歌詞。沒有任何人對我們的表演有任何反應,除了我和詹姆斯在下台後像瘋子一樣大笑。
我16歲,嫉妒地盯著在 Burger King 的長椅上吃東西的同班同學。他為了能在 Meteora 發行日那天開車去市中心的唱片店而翹掉了第四節課。我考慮著也翹掉第五節課去做同樣的事情,但我知道我不會。我太害怕翹課了。我沒有毅力。如果我翹課,我的父母會非常失望,而如果我開始翹課,可能會上癮於毒品,並不小心過量。我停止了進食,第一次去當地的唱片店買了它。
對於我的一代人來說,「饒舌搖滾」已經變成了我們的髮型金屬;這是一個幾乎每個人都喜愛的類型,賣出了數以萬計的唱片,雖然這個類型的音樂在智力上曾受到懷疑,但我們都假裝沒有買過 Limp Bizkit 的專輯,也沒有虔誠地看過 Korn 的音樂視頻。這是千禧一代失落的音樂,多數因為我們都距離最近的 Papa Roach 專輯購買太近,以至於不想將其納入「只有90年代的孩子記得」的諷刺堆中。
我曾經認為不公,為什麼在那個時代只有 Linkin Park 這個樂隊可以繼續發行有意義的專輯,但你聽 Hybrid Theory 和 Meteora,再聽聽像是 Kottonmouth Kings 的音樂,便會明白即使在他們有著粉紅色頭髮的時候,Linkin Park 的音樂水準就是不一樣。麥克·興諾達(Mike Shinoda)的詩句和切斯特·貝寧頓(Chester Bennington)痛苦的嘶吼之間的相互作用就像一個人與他腦中更悲傷、更憤怒的聲音進行對話。這其中有些地方與青春期是如此相像。我猜這與 Linkin Park 減少饒舌的程度有很大關係,也與饒舌搖滾的過時有關。當你22歲的時候,面對自我內心如此憤怒和自毀的聲音,比起32歲的時候要容易接觸。
我無法不聯想到那些我在那輛小巴裡做過的事情,就去聽 Meteora 的任何部分。當我聽到「Breaking the Habit」時,我想起我坐在儲物櫃的側門上,吃著從 Fazoli 的快餐窗口拿的兩片比薩。我無法聽到「Numb」而不想起我因為以45的速度行駛在30的限速下而被攔下的那次,只獲得了警告。我無法聽到「Lying From You」而不想起那次我曾經快要去 Target 看我高中時期幾乎一直暗戀的女孩的次數。
我從來沒有進去。我只是聽著 Linkin Park,然後開車經過 Target 而思考進去的事情。
我29歲,正在透過 Spotify 聆聽 Hybrid Theory 的前半部分。在曲目之間的靜默時刻,及每700個我總是因為太小氣不想花錢訂閱而收到的 Sam Adams 廣告中,我想到 Hybrid Theory 也許是這個世紀十張「搖滾」專輯之一,絕對的經典。我想起我曾經在玩 Tony Hawk Pro Skater 2 時,不斷重播「In the End」。
我也想起,在我大學新生的時候,我基本上停止聽所有我一年前喜愛的音樂,主要是因為我覺得那音樂並不夠「嚴肅」,無法展示給新的同儕群體。諷刺的是,在我大學的頭兩年裡,我幾乎都是和高中時的朋友一起混在一起,像那些始終在每部好的大學或學校電影背後潛伏的配角一樣漂浮在校園裡。我們在那裡的目的是為了證明這所學校是「真實的」,但我們的故事從未在任何發生在核心的事情的敘事弧中被突出。
我最後成為了我「想要成為的人」,透過為學校的報紙寫文章,但在這段旅程中我並沒有帶著 Linkin Park。我敢打賭我直到27歲才再次聽 Meteora,距離它為我定義整個夏季十年之久。
我想我可以為此感到悲傷,但其實我更為自己感到難過,因為在停止定期聽 Linkin Park 的所有時刻之前。我感到難過是因為當時太緊張無法去任何有趣的地方,或是太害怕去與人交談。
我聽了 Linkin Park 四年。雖然他們不是我唯一聽的樂隊,但有時候感覺像那樣。我覺得某些樂隊可以佔據你的回憶,這樣有些時期的生活中你只記得他們的音樂。對我來說,Linkin Park 就是一個這樣的樂隊。
我現在去聽 Meteora。
*- 我至今仍不知道這是否真實。我假設這是真的?我不在乎去查證。
Andrew Winistorfer is Senior Director of Music and Editorial at Vinyl Me, Please, and a writer and editor of their books, 100 Albums You Need in Your Collection and The Best Record Stores in the United States. He’s written Listening Notes for more than 30 VMP releases, co-produced multiple VMP Anthologies, and executive produced the VMP Anthologies The Story of Vanguard, The Story of Willie Nelson, Miles Davis: The Electric Years and The Story of Waylon Jennings. He lives in Saint Paul, Minneso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