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和聆聽黑膠的過程有時像是一種咒語。幾乎不需要有意識地思考我們所說的話,有些短語幾乎自動進入我們的思緒。在任何討論黑膠播放的地方,有幾句這樣的話經常會出現,但沒有一句能比得上那句簡單而輕描淡寫的話——「你需要一個唱頭前級放大器。」這句話幾乎成為了任何關於擴音器或接收器的討論中的附帶說明,用來確保我們不會因為某些設備無法正常運作而受到指責。
這句匆忙的小短語確實意味著我們也可能將唱頭前級放大器視為系統中一個至為重要的部分,但它最終執行的過程實際上是相當簡單的,就像汽車上的輪胎螺母。當然,你會很高興它們在那裡,而且你不希望它們被移除,但如果你買了一套體面的螺母,那就也差不多是這樣了,對吧?好的,對於許多類比播放的領域而言,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
唱頭前級放大器的功能是在音頻鏈其餘部分幾乎沒有其他部件能夠匹敵的範圍內執行一個過程。它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附加元件來確保系統正常運作,而是對你的唱盤性能及其如何與系統的其他部分互動進行塑造,這是音樂播放鏈中無法替代的。
那麼這個過程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唱頭前級放大器為唱盤的輸出增加增益,以便可以被擴音器接收並放大信號,用於你的揚聲器。在這句話的背後,是音頻工程中一些較具挑戰性的工程難題。這是因為,唱頭前級放大器所增加的增益是巨大的,做好這個過程並不像看起來那麼簡單。
在任何唱盤上,電力僅用於轉動轉盤。雖然在某些情況下,音臂可能會因為電力的作用而在黑膠上移動,但實際的尖端,針頭並沒有接受任何這種電力。唱盤的信號僅僅是由針尖運動轉換成電信號所產生的。而這個信號是微弱的。如果我們以 Ortofon OM5e——這款安裝在大多數入門級 Pro-Ject 唱盤及許多其他唱盤上的唱頭為例,其輸出為 4mv。當你考慮到一個馬鈴薯——這個著名的電力發電小能手——可以產生 5 伏特的電力,你會發現這些數字實在是偏低。
一個傳統的唱頭前級放大器的輸出應該能夠達到 300mv,這樣擴音器才有合理的機會產生健康的輸出水平。換句話說,這個信號需要被增強 七十五倍 才能對你的擴音器有用。如果你決定轉向移動線圈唱頭,這種唱頭的輸出遠低於我們的例子 Ortofon,那麼情況就更為極端。如果你決定購買一個 Audio Technica AT33——一款非常體面且價格合理的移動線圈唱頭,你的唱頭前級放大器將需要將信號放大一千倍才能產生 300mv。
想一想這個數字。如果我們以 4K 超高清電視為例,移動線圈唱頭前級放大器將需要利用不到兩行半的信號來產生填充 2360 行畫面的圖像(如果你有一個移動磁鐵唱頭則是慷慨的 31.4 行)。這是一種巨大規模的信號增強。由於信號非常有限,因此產生這種增益的問題也相當顯著。如果你的唱頭前級放大器在增益創造的早期階段產生噪音,那麼到最後,信號中的噪音就會變得非常龐大,還有在過程不同階段添加的額外噪音。
因此,唱頭前級放大器不應被視為隨意的咒語,而是一個對於你的黑膠播放至關重要的部分,對你的唱盤性能會產生巨大影響。好消息是,一個體面的唱頭前級放大器並不需要花費太多。像 Pro-Ject、Music Hall 和 Cambridge Audio 這樣的公司生產的獨立型號起價約為 100 美元。由於這些唱頭前級放大器擁有自己的底盤和電源,它們的噪音通常比安裝在可負擔擴音器和唱盤中的型號要小,因為干擾和噪音的來源也會更少。
同樣,正如那些簡單的增益計算所顯示的,較貴型號的好處不太可能僅僅是理論上的。信號噪音比、通道分離和失真的改善將會是顯而易見且有利可圖的。最優秀的唱頭前級放大器在運作中是異常安靜的,它們在黑膠播放中的效果是真正驚人的。更先進的設計能夠調整其輸入設置,以更好地匹配唱頭特性,也能展示出驚人的性能。
在更主觀的層面上,即使是最經過深思熟慮的唱頭前級放大器通常也會具有獨特的性格,因為許多信號的接收都是依賴於它們的。這意味著,如果在交錢之前你能夠聆聽一個唱頭前級放大器,你可能會在長期內節省很多麻煩,因為許多人(包括我自己)發現它們的主觀偏好僅次於揚聲器。在即將到來的博客中,我希望能夠提供一些推薦。
唱頭前級放大器是一位默默無聞的英雄,值得我們在選擇適合自己的型號時予以重視和考慮,而不僅僅是一句在構建系統期間的輕描淡寫的咒語。因此,下次當你播放唱片時,請考慮到你的系統中的一部分正在執行一個小奇跡,以便你能聆聽那些溝槽中的音樂。它們一般並不大,但它們確實非常聰明。
祝你聆聽愉快。
Ed is a UK based journalist and consultant in the HiFi industry. He has an unhealthy obsession with nineties electronica and is skilled at removing plastic toys from speak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