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分化:九月份的電子音樂評論

在 October 1, 2019

Digital/Divide 是一個每月專欄,專注於電子音樂和舞曲音樂這個宏大美麗世界中的所有類型和子類型。

當你聽到Loraine James的“Glitch Bitch”時,房間裡的氣氛便會變得不同。空氣中帶著電流的顫動,重力感覺明顯更沉重,這首歌的推進力與粗俗的口號使你先前聽的任何音樂都顯得微不足道或古怪。這是一次加冕的開始,揭開一位在更高藝術層次運作的藝術家的序幕。

自從Burial的Untrue以來,幾乎沒有任何專輯能像**For You & I (Hyperdub)**那樣捕捉並濃縮一個鮮為人知的個人倫敦,這是James為Kode9這個經典廠牌推出的驚人處女作。這裡的框架被分成兩部分,討論她在一個不穩定且潛在敵意的故鄉中所面臨的酷兒身份,同時也在接受北倫敦出生的她在恩菲爾德的成長背景。低音、雜音和不太明確的音樂形式賦予了這裡的事情更大的重量,情感和思想在“Hand Drops”及標題曲的視頻遊戲音效中交織在一起。

在“ So Scared”的碎拍和迷幻循環下,James低聲呢喃著充滿恐懼的詩句,這些詩句隨時間不断擴展其意義。不過,她經常選擇讓別人替她發聲,或至少為她所導航的世界提供背景。饒舌歌手Le3 BLACK在“London Ting / Dark As Fuck”中使自己在令人窒息的瘋狂中被聽見,而歌手Theo則伴隨著“Sensual”中顫動的神經漂流而過。“My Future”在俱樂部文化中若隱若現,其猶豫不決顯示出一種分散注意力的偏移,導致Le3的回歸以及更深思的關係省思。(值得注意的是,James的女友在“Glitch Bitch”中負責這一部分。)

驕傲、關心、愛與哀悼在For You & I中漲落,這種獨特性和隱蔽的誠實非常適合這張專輯的顫音靈魂和冥想滴水的材料。James將這些曲目自由、解放地串聯在一起,揭示了一位作者的視野,這種視野無法在一次聆聽中輕易解讀或消化。每次重播都讓人受到獎勵,這裡人性與機械交織的複雜性與虛構中反烏托邦的典範關係不大,而是更加赤裸裸的她的生活現實。

Cashmere Cat: Princess Catgirl (Mad Love / Interscope)

在這個從animoji到bitmoji的專屬化虛擬形象時代,Princess Catgirl的擬人化卡通貓咪應該標誌著虛擬流行明星的來臨,這是早該發生且經常被畏懼的到來。這張專輯在兩年後推出,即R&B舞曲商業成就9,而Cashmere Cat最新的項目卻沐浴在超現實的谷底,充滿了愉悅的玄學,並帶著一層厚重的膏狀光澤。在藝術和其相應概念化人物的虛擬現實視頻遊戲美學背後,這張輕鬆的專輯自然而然地散發出快樂。作為Shawn Mendes和Camila Cabello的熱門曲《Señorita》的製作人,他擁有敏銳的耳朵以符合廣播的需求,同時扭曲成一些不自然的誘人和感染性的作品。在Benny Blanco和Sophie等合作夥伴的幫助下,《Back For You》和Christina Aguilera的深度偽造《Watergirl》等歌曲在俱樂部和糖果世界相碰撞的空間中翱翔。Princess Catgirl在結尾時以一首只能稱之為標題女英雄的主題曲作為收尾,直到最後都充滿了毛茸茸的狂熱夢。

Hide: Hell Is Here (Dais)

回想起世紀之交數位硬核的激進主義,以及同一時期的電力電子場景,Hell Is Here使這對芝加哥二人組的信息表達得十分明確。為了避免客套,刺激的開場曲“Chainsaw”擊穿了一項可怕但卻令人不安地正常化的貓叫聲,伴隨著刺鼻的音質。與大多數標誌著這一場景的工業科技和EBM懷舊相比,Hide的電子音樂則更具朋克搖滾的效果,為Heather Gabel的尖叫聲提供了一個真正的騷動音基。這種尖銳的音響混合直指“SSSD”的冰冷機槍聲和“Everyone’s Dead”的陰暗重锤。而希望在Hell Is Here中盡情舞動的人,可能只有在“Grief”中找到一些可以讓他們腳步隨之舞動的音樂,任何勇敢面對這殘酷現實轟炸的人,將因此而變得更好。

patten: Flex (555-5555)

從二人組減少至獨奏,patten以一張最被描述為時間旅行的專輯回歸。專輯的開場曲“Flame”以人工智慧的經典感緩緩進入,這是最初讓該專案的前廠牌Warp Records成名的重要技術曲風。然後,Flex快步轉向不遠的未來,透過“Night Vision”的陷阱碎拍以及“Slipstream”的車庫切片,然後滑入“Chimera”的激烈叢林音。這張專輯因為願意在多種俱樂部音響之間自由跳躍而具具有特色,這是十多年來的最佳作品。儘管節拍在曲目之間可能劇烈變化,穿梭於分解的低音節奏,並同時蘊藏著虔誠與毀滅的能量,但他在音響上始終保持著統一。這在於patten對聲音的處理,對於聲音與歌唱片段的切割與循環,使“Infrared”和“Shadowcast”中描繪的不同崩潰的世界凝聚在一起。

Wolfram: Amadeus (DFA)

當Daft Punk在2001年推出光輝的Discovery時,唱片挖掘者和火車愛好者迅速引用了其來源。雖然其中一些似乎是用於揭穿像“一次再來”和“更好、更快、更強”這些標誌性單曲的聲音背後的取樣羞辱,但這對二人組使用的源材料最終超越了這種指責。當我第一次播放Wolfram的“What Is It Like”時,一股類似學校老師的衝動最初驅使著我,它的民族科技氛圍完全取材於Peter Gabriel和Deep Forest於1995年推出的經典之作“While The Earth Sleeps”。然而,在第二次聆聽不久之後,我放鬆下來,意識到在這張如此大膽地被稱作Amadeus的專輯上,這一點毫無意義。無論Wien的製作人在這裡實際上製作了多少,這張專輯的善意目的是在慶祝現在被視為過時的歐洲舞曲類型。再加上他的一些成就,像是Egyptian Lover和Haddaway等嘉賓皆自由參與,後者將他的嗓音貢獻給鋼琴驅動的房屋音樂《My Love Is For Real》。

分享此文章 email icon
Profile Picture of Gary Suarez
Gary Suarez

Gary Suarez 生於紐約市,長大並持續在此生活,為多家出版物撰寫音樂和文化的相關文章。自1999年以來,他的作品發表於包括福布斯高時代滾石ViceVulture等多個媒體。2020年,他創立了獨立的嘻哈電子報和播客Cabbages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當前是空的。

繼續瀏覽
免費運送給會員 Icon 免費運送給會員
安全且可靠的結帳 Icon 安全且可靠的結帳
國際運輸 Icon 國際運輸
品質保證 Icon 品質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