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專輯:安娜·范·豪斯沃夫的《死魔法》

在 March 5, 2018

每週,我們會告訴您一張我們認為您需要花時間去聽的專輯。本週的專輯是Dead Magic,瑞典歌手兼鋼琴家Anna Von Hausswolff的第四張專輯。

你能在死亡中找到美麗嗎?雖然是最終的思考,藝術家們花費專輯、職業、生命的希望,是在於在被死亡的力量抹去之前,回應這個問題。瑞典作曲家Anna von Hausswolff在她的整個職業生涯中,不僅希望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要正面挑戰它,重新想像死亡本身是一種隱藏著細膩美感的概念。在她的第四張錄音室專輯Dead Magic中,von Hausswolff剝去光與暗的對比,而是沉醉於她自己潛意識的陰鬱中,但結果仍然在黑暗中帶有優雅和憐憫的瞬間。

Dead Magic上你聽到的第一聲音是嘶嘶聲。這幾乎是靜電聲音,但又不完全;更像是遠方一個遺體袋的聲音,或即將來臨的災難。這為廣闊的《真相、光芒、墮落》開啟了一道門——三部分的奧德賽史詩,充滿渴望——但這不是你在等待的聲音。“墮落之後,我會找到你,” von Hausswolff唱著,配合她標誌性的風琴,這次是在丹麥神聖的Marmorkirken大理石教堂錄製的。從她2013年突破性的專輯Ceremony,到2015年瀝青渣滓的The Miraculous,風琴一直是von Hausswolff穿越地獄的忠實搭檔,而Dead Magic也不例外。

當音樂在教堂的牆壁上迴響,音樂的雙面特質顯現出來,風琴在5首歌曲的集合中履行著樂觀、辭讓和重生。在主打曲目上——儘管有音樂錄影帶和隨之而來的新聞轟炸,稱其為單曲將是天真的——《埃萊克特拉的神秘消失》,風琴慢慢地進入你的思維領域;當它的喧鬧高潮來臨時,von Hausswolff大聲尖叫“她是誰,她有什麼權利說再見”,風琴變成了一個惡魔,將死亡大聲吼叫進畫面。其他地方,這首名為《大理石之眼》的歌曲,似乎是對Marmorkirken的致敬;這首曲子沒有von Hausswolff獨特的聲音,反而聽起來像是升華的過程,濃縮成五分鐘的歌曲。

專輯的核心從.track list中一眼就能看出:“醜陋且復仇”以其16分鐘的長度和惡意超越了其他曲目。這就像但丁的地獄面對地震,它的絕望似乎緩慢流入,讓你放鬆警惕後在中途爆發。在某種程度上,最佳的對比是Swans的The Seer,只是那個樂團不太擔心懲罰、無情的男性氣質。那張專輯中有彈打的歌曲,而《醜陋且復仇》則選擇朝不安寧不適的方向前進。即使當它開始擺脫陳舊的回憶,聽起來仍然是原始的,並且在最後的衝刺中,它仍然感覺不太對;前景的風琴大約涵蓋了11分鐘的聲音,聽起來像是夕陽溜走的Random Spirit Lover,這本本就已經是個神志恍惚的專輯,經 von Hausswolff 投入 100 倍的情感。

如果“醜陋且復仇”作為專輯的核心及向瘋狂的下降,那麼結尾的神聖“Källans återuppståndelse”(大致意指“源頭的復活”)則將我們重新帶回一種苦樂參半的淨土。在專輯的最後一首歌中,風琴伴隨著靜電的回歸,但這次它是持續的;它不再是那麼嘶嘶作響,而是逐漸暖和過來,往美麗的結局跋涉。在這裡,von Hausswolff 聽起來對她的命運心安理得,滿足於享受她生命的最後餘燼,溶解在虛無之中。即使在斯堪的納維亞的冬天,火焰依然燒得如此明亮。

Dead Magic是von Hausswolff與Sunn O)))製作人Randall Dunn之間的第一次合作,他明智地讓她現場表演的全能特性在專輯中光芒四射。每一件樂器都感覺活潑而關鍵,從風琴到開場曲《埃萊克特拉》的吉他,以及在《真相、光芒、墮落》中的進 marching 鼓。不過最重要的是,Dunn似乎明白von Hausswolff聲音的重要性,那種令人振奮的女高音,令它受到與Bat for Lashes或更常見的Kate Bush的比較。

整張專輯關注於留下遺產和帶來生命,而Dead Magic是一段穿越von Hausswolff內心黑暗角落的旅程,她的聲音努力映照那種變化。這令人震驚,這不舒服,但在某種程度上,看到一個處於巔峰狀態的人,向左轉並帶著微笑撞向牆壁也是令人著迷的。Dead Magic可能不是von Hausswolff第一次面對死亡,但這是她第一次大方地讓聽眾一起乘坐這趟旅程,而這趟旅程值得大家一起走。

分享此文章 email icon
Profile Picture of Luis Paez-Pumar
Luis Paez-Pumar

Born in Caracas but formed on the East Coast, Luis writes about music, sports, culture, and anything else he can get approved. His work has been published in Rolling Stone, The Fader, SPIN, Noisey, VICE, Complex, and TheWeek, among others.

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當前是空的。

繼續瀏覽
免費運送給會員 Icon 免費運送給會員
安全且可靠的結帳 Icon 安全且可靠的結帳
國際運輸 Icon 國際運輸
品質保證 Icon 品質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