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來源於 Shakira 的 El Dorado 世界巡演,來自 shakira.com
Shakira 在哥倫比亞巴蘭基輔出生,名為 Shakira Isabel Mebarak Ripoll,已成為拉丁音樂的女王。在音樂界扎根超過三十年後,Shakira 在保持音樂真實性的同時,成功吸引了更廣泛的觀眾,特別是在2000年代初,她試圖在美國音樂市場留下自己的印記。但正如我們現在所知,她堅定不移地表達自己不同文化背景的融合,深深打動了許多人。她從自己的哥倫比亞和黎巴嫩文化中汲取靈感,將多樣的風格和樂器融入她的音樂和現場表演,逃避商業需求。從一開始,Shakira 就以她的真實性震撼了音樂界和世界,用一組獨特的聲音設定了舞台,顯示她在美國音樂市場所帶來的更大文化影響,並使她登上了女王的寶座。
拉丁音樂女王並不是一開始就以女王的身份登場——事實上,她在事業初期掙扎不已,甚至難以對自己的音樂風格擁有一絲的主控權。13歲時,夏奇拉與哥倫比亞索尼音樂簽訂了合約,展現了她的潛力,在幾位索尼高層面前表演之後。簽約不久後,她的首張專輯《魔法》(Magia)於1991年發行,但不幸的是未能在商業上取得成功。當然,這張專輯在她的祖國透過現場表演和傳統媒體的報導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實際銷量並不足以支持這張專輯。隨後的錄音室作品是1993年的專輯《危險》(Peligro),是夏奇拉的第二張專輯。儘管唱片公司對銷量寄予厚望,《危險》卻未能取得良好的成績,銷量甚至比前作更少,最多也只有幾百張。夏奇拉本人對這張專輯的缺乏支持也影響了它的表現。
夏奇拉與索尼的合約持續了三張專輯。在前兩張專輯的表現如此糟糕的情況下,下一張專輯勢必需要銷售得好,才能讓這位哥倫比亞的創作歌手繼續追求她的音樂夢想。夏奇拉從音樂中暫時休息,選擇完成高中的學業,再次以全新的心態面對下一張專輯。果然,她回歸音樂時,以《赤腳》(Pies Descalzos)傲然崛起。當然,如今夏奇拉的國際知名度有目共睹,第三次作為女王的劃破和以往的沉寂相比,真的是一番掙扎後的重新起飛。
在之前的專輯中,夏奇拉對自身缺乏控制和投入感到很多問題——甚至在她聲名鵲起後,最初拒絕重新發行那些專輯,翻閱她的Spotify,便可以看出它們在她的音樂作品中缺乏存在感。但《赤腳》(Pies Descalzos)則有所不同——這次她擔任了更大的角色,對專輯的最終版本有著更多的控制,擔任共同創作者和共同製作人。
結果,這些音樂最終不折不扣地展現了她渴望以歌手身份所傳達的音樂。專輯中的第一首歌“Estoy Aquí”成為夏奇拉首個重大成功的歌曲和主打歌。隨後,專輯中又發行了五首單曲,每首歌與“Estoy Aquí”一樣,都獲得了良好的評價,並成功攀升於Billboard的拉丁歌曲和拉丁流行歌曲排行榜。值得一提的是,專輯最後的單曲“Se Quiere, Se Mata”講述了一個驚人的真實故事:雖然這首歌曲融合了夏奇拉標誌性的強勁聲音和甜美的口琴旋律伴隨著吉他的和聲,但她唱出了不安全墮胎的現實——在哥倫比亞,法律在2006年之前對墮胎完全禁止,今天也僅在有限的情況下合法——同時敘述著這首歌曲角色的悲劇故事。最終,《赤腳》(Pies Descalzos)成為一張融合了雷鬼(“Un Poco De Amor”)、搖滾(“Vuelve”,“Pies Descalzos, Sueños Blancos”)、巴薩諾瓦(“Te Espero Sentada”)和低速情歌(“Pienso en Ti”)的拉丁流行專輯,各種音樂風格都在專輯中找到了立足之地。
成功終於圍繞而至,夏奇拉於1998年推出下一張專輯《小偷在哪裡?》(Dónde Están Los Ladrones?)。她的前一張專輯暗示了夏奇拉對電吉他和動態鼓的偏愛,因為她從小就聽搖滾傳奇如尼爾凡(Nirvana)、披頭士(The Beatles)、齊柏林飛船(Led Zeppelin)等。這次,這位歌手將自己浸泡在這種聲音中,跟隨着以前較輕的搖滾風格,變得更加豐富。這張專輯的開場歌曲將拉丁小號和電吉他結合,成功平衡了她的拉丁根源和對這種音樂風格的熱愛。專輯中隨後的歌曲“Si Te Vas”尤其展示了夏奇拉日益成長的強大音色,運用了豐富的打擊樂和標誌性旋律的強音。即使是專輯同名歌曲“Dónde Están los Ladrones?”也將夏奇拉熱情、水暖的音色展現得淋漓盡致,伴隨着同樣強勁的伴奏。整張專輯的架構意味著夏奇拉打破國界,而其結尾曲則在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之間結合,展示了她拉丁及黎巴嫩的雙重背景,融入了各種展現其文化的樂器和節奏。
此時,在《小偷在哪裡?》(Dónde Están los Ladrones?)後,夏奇拉正逐漸進入美國市場,但隨著《MTV 現場音樂會》(MTV Unplugged)之後的專輯,真正象徵著她進入美國市場的時刻即將來臨。《洗衣店》(Laundry Service)成為夏奇拉創作並錄製的首張英文專輯。評論家認為這位如今金髮碧眼的歌手完全拋棄了她的文化,但專輯本身卻證明了並非如此。儘管有著著名製作人艾米利奧·埃斯特凡(Emilio Estefan)及歌手兼作詞家格洛麗亞·埃斯特凡(Gloria Estefan)的協助,夏奇拉的《洗衣店》(Laundry Service)顯示了她如何在音樂中展現自己的身份,同時吸引不同語言的觀眾。
“我是一種融合。這就是我的個性。我是一種黑白之間、流行與搖滾之間、文化之間的融合——我的黎巴嫩父親與西班牙母親的血統、我愛的哥倫比亞民間音樂與阿拉伯舞蹈,以及美國音樂。”這位歌手在2002年對Faze的訪談中說。她補充說:“我打算繼續做同樣的藝術家,使用相同的音樂語言,只是在不同的語言上表達。這一切仍然源自於我真實的感受,我真實的生活經歷。”
儘管轉向英語,她依然保持自己的根本,以靈巧的方式將阿根廷探戈和衝浪搖滾相結合,讓“Objection (Tango)”在專輯中佔有一席之地。值得一提的是,夏奇拉標誌性的“Whenever, Wherever”更是證明她不必放棄傳統,就能吸引美國觀眾。潘音管大量增強了歌曲的層次,節奏更是毫無疑問地埋入了南美民俗音樂中。當然,與《小偷在哪裡?》(Dónde Están los Ladrones?)類似的是,夏奇拉毫不保留地展現了對搖滾的熱愛,這種音樂風格在專輯曲目中佔據了主導地位。夏奇拉再次在多種音樂類型中游走,這次包括受迪斯可啟發的“Ready for the Good Times”和已發佈的“Ojos Así”的英文版。她同樣不忘自己的根源,選擇為歌曲納入西班牙語版本。正如她在Faze訪談中所承諾的一樣。
在肚皮舞、代表2010年國際足總世界杯官方歌曲,以及在2020年超級碗LV半場秀中選擇展示阿拉伯傳統的舌頭搖擺行為的網路迷因中,這位哥倫比亞歌手兼作詞家的文化交融仍然發展茁壯,儘管距離她進入美國市場已有二十年的時間。
Jillian的起源故事始於對2000年代早期Eurodance音樂的即興演奏,因此她現在自稱為EDM愛好者。Jillian曾經跟隨她最喜歡的藝術家參加超過15場音樂節和無數場演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