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取得了眾多成功,但對於外行人來說,描述Cure依然是困難的。僅僅說‘哥特搖滾’是懶惰且錯誤的。這不能解釋為什麼粉絲的範圍從情緒低落的青少年、藝術學校的畢業生到中年雅痞不等,也不能解釋像“愛之貓”這樣的歌曲。就像變色龍一樣,樂隊的創始人和領導者羅伯特·史密斯把樂隊從後龐克的極簡主義起步,帶到了充滿毒品的風雲變幻、古怪的合成器繞行、迷幻的螺旋和令人目眩的夢幻流行。然後樂隊又再做一次這樣的嘗試。他們是搖滾、哥特、朋克、流行和迷幻迪斯科,陣容流暢,可以減少到一人,在最多時可達六人。唯一不變的是目前樂隊中唯一的原始成員:羅伯特·史密斯本人。他是詩人、漫畫家、藝術家和吉他英雄,他是尼克·德雷克、吉米·亨德里克斯和平克·弗洛伊德的法語詩歌愛好者的後代。
n在少年期對不同樂隊的嘗試之後,史密斯於1977年在英國克勞利成立了Easy Cure,隨後更名為Cure,陣容縮減為三人,史密斯擔任吉他手,邁克·登普西擔任貝斯手,洛爾·托爾赫斯擔任鼓手。他們的首張專輯三位虛構男孩(1979)不算均衡,但依然有一些瑰寶,接下來的十二張錄音室專輯及眾多合輯和現場專輯中也有類似的珍品。而這些珍品不一定就是單曲,專輯中的非單曲曲目經常是他們最具標誌性的歌曲,並在現場演出時獲得了最大的喝彩。你需要坐下來聆聽整張專輯才能明白這一點。從封閉的噩夢到廣闊的夢境,總有你喜歡的每一點。死忠的Cure粉絲會說你需要擁有所有專輯,但這裡有10張你真的應該多花點時間去聆聽的專輯。
Faith (1981) 是 the Cure 的第三張錄音室專輯,非常適合在窗邊凝望著腐爛的葉子和看似死去的樹木。這是一支三人組合,貝斯手是西門·加拉普(Simon Gallup),該樂團日益使用毒品和酒精,延長了錄音過程,特別是在史密斯(Smith)面對信念和靈性主題的歌曲中。這張專輯在音樂上層次豐富且氛圍濃厚,即使在如單曲《Primary》這樣的較快節奏曲目中,史密斯和加拉普的對抗貝斯也是狂熱而迷人的。歌詞陰鬱且情感豐富,史密斯感嘆「我無法持住你所吞噬的」(《The Holy Hour》),認識到「我們年紀越大,知道的越多,顯現的卻越少」(《Primary》),並貫穿著童年結束時失去對事物純真信仰的共同主題。喪禮般的調調顯而易見(《All Cats Are Grey》和《Funeral Party》),但專輯的核心是結尾的同名曲,史密斯宣稱在一切都死去之後,唯有信仰支撐著他,這是希望或痛苦,取決於當時的情緒。
儘管史密斯後來會抗議對 the Cure 的哥特式搖滾標籤,但在 1982 年的 Pornography 之際,這一點無法否認。這個擾人的專輯標題、蓬鬆的捲髮、口紅和黑色眼線、黑色服裝以及像「我們都死也無所謂」的歌詞,使得這張第四張專輯變得極度哥特。與 Faith 的陣容相同(不過加拉普在這次巡演後會離開),史密斯與樂隊深入探討生命的虛無主義深淵(《One Hundred Years》)和毫無意義的性行為如同死亡的行軍(《Siamese Twins》),這只是第一面的內容。《The Figurehead》打開了第二面,令人震驚的自我厭惡無論對於任何意識到自己是個糟糕的人的人來說都是既驚訝又熟悉。旋律性的《A Strange Day》幾乎顯得格格不入,除了不屈不撓的鼓點。《Cold》上氣氛越來越壓抑,而結尾同名曲則由扭曲的電視樣本、陰險的合成器和史密斯逐漸陷入精神崩潰的歌詞組成。關掉燈,調高音量,感受這一切。
史密斯擺脫了 The Top 的迷幻沉吟,結束了他在 Siouxsie & The Banshees 的吉他手生涯,追求重生與輕鬆。吉他手珍·湯普森(Pearl Thompson,以前的名字是 Porl,他曾是 Easy Cure 的成員)和貝斯手加拉普正式回歸,鼓手博里斯·威廉斯(Boris Williams)加入,托爾赫斯特(Tolhurst)轉到鍵盤。擴充版的樂隊激勵史密斯擁抱原聲吉他並探索新音色和風格。流行歌曲和奇特的音樂影片,The Head on the Door(1985)依然是 the Cure 新手的完美入門點。專輯標題取自威懾單曲《Close to Me》中的一句話,該單曲源於史密斯的噩夢,講述一顆無頭的腦袋。因此,即使我們所擁有的只是一張流行專輯,那也是一張 the Cure 的流行專輯,將高亢的合成器與詢問被背叛的愛人回來的歌詞相結合(《In Between Days》),在卡斯坦奈茲和西班牙吉他伴奏下被血液麻痺(《The Blood》),以及在麻木中沉淪(《Sinking》)。我們還首次聽到了全力以赴的國歌《Push》,其 2.5 分鐘的吉他前奏和沖擊的貝斯線仍然是現場表演的最愛。The Head on the Door 模糊了流行廣播友好與較黑暗的替代音樂之間的界線。
是的,這是一張單曲合輯。但這是一張非常出色的合輯。借助於 The Head on the Door 的成功,Standing on a Beach(1986)發行,用以讓聽眾熟悉樂隊的早期作品。黑膠版本包含早期單曲,如《Boys Don’t Cry》,以及多首令人驚艷的非專輯單曲,如舞曲《The Walk》,古怪的《The Love Cats》,《Let’s Go To Bed》,以及靈感來自兒童小說的驚悚曲《Charlotte Sometimes》,單單這一首就使得獲得這部合輯成為一個必要選擇。而由於這個 10 首最佳曲目清單略去了幾張早期專輯,你仍然會想要像超現實的《The Caterpillar》和完美的《A Forest》這樣的歌曲。像所有值得一提的優秀回顧一樣,這專輯不僅是他們後朋克早期和向替代廣播主打進步的美好入門,還證明了 the Cure 並非僅僅是在《In Between Days》之後才決定進入流行歌曲的領域,而是從一開始就一直在做。
對於任何不認為羅伯特·史密斯(Robert Smith)是一位真正的吉他英雄的人來說,聆聽開場曲《The Kiss》。超過一分鐘的吉他尖叫和疾馳,隨著陰沈的鍵盤和鼓聲推向強烈的高潮,史密斯用他充滿蔑視的歌詞尖叫和哀號。這是一個提醒:儘管聽眾聽到的都是如《Just Like Heaven》和《Why Can’t I Be You?》這樣的廣播友好單曲,但雙專輯 Kiss Me Kiss Me Kiss Me(1987)是流行與喪歌的混合。多重個性展現:流行明星(前述的單曲以及《Hot Hot Hot!!!》),迷幻哥特英雄(《Torture》,《If Only Tonight We Could Sleep》和《The Snake Pit》),受傷的浪漫(《Catch》,《One More Time》,《How Beautiful You Are》和《A Thousand Hours》),以及對於 everywhere 的 Cure 忠實粉絲的勉強導師,在專輯的最後《Fight》中他敦促聽眾:「當傷害開始,噩夢降臨時,記住你可以充滿天空,無需屈服。」The Head on the Door 鋪平了道路,但 Kiss Me 則獲得了成功,成為了國際性成功,將樂隊推向主流。
Disintegration 的豐滿完美使得它既可以作為一個獨自沉溺於失戀的夜晚的背景音樂,也可以作為一個輕柔的傍晚的呼吸聚會音效。在《Kiss Me》的成功之後,樂隊(與鍵盤手羅傑·奧唐奈(Roger O’Donnell)一起)處於創造的巔峰,但史密斯的抑鬱傾向、對流行音樂成功樂隊的日益失望,以及樂隊成員敦促著解雇史密斯童年好友托爾赫斯特(Tolhurst),促使他們重回對愛與失落的黑暗主題。儘管唱片公司對期待流行歌曲如 Kiss Me 的冷漠反應,1989 年的 Disintegration 卻成為了他們最成功的專輯。單曲《Pictures of You》,《Lullaby》和為史密斯的妻子寫的《Lovesong》在廣播上播放頻繁。層次豐富的閃耀吉他和合成器,長時間的器樂前奏,專輯的開場曲「Plainsong」,以及鋒利的同名曲,愛、憤怒和自我厭惡,誰會想到一張講述破碎的專輯會讓樂隊達到搖滾體育館的明星地位?
1992 年的 Wish 是夢幻流行的典範,任何說不是的人都是錯誤的。當然,它並不是一張前後都陷入悲傷的專輯,是死忠粉絲們所期待的,但在許多方面 Wish 是 Disintegration 的歌詞成熟的表現。在仍是五人組的情況下,佩瑞·巴蒙特(Perry Bamonte)取代奧唐奈擔任鍵盤,專輯重覆著結束與愛錯誤的整體主題,但並非以自我沉醉的內省,而是以溫柔的懷舊和「這樣更好」的惆悵。無盡的愛被宣告(《High》),卻在《Apart》中被情感距離所克服。《From the Edge of the Deep Green Sea》是一段激烈的吉他和心與心的糾纏,講述一對無法成為情侶的故事,但旁白者無法放手(準備迎接令人銷魂的史密斯吉他獨奏)。我們在無暇的《Friday I’m In Love》中體驗愛的過山車,但信任問題和他再也無法假裝下去(《Trust》和《A Letter to Elise》)。《Cut》裡的絕望和毒蛇般的音效開放著,但在優美的《To Wish Impossible Things》中卻慢下來,感覺到遺憾。最後,我們被告知在專輯的結尾《End》中請「停止愛我,我不是這些東西」,使聽眾懷疑他是在對情人還是粉絲說話。對於樂隊拆夥的擔憂在巡演結束後加拉普與湯普森的離開後更加加劇。
我知道,我知道,為什麼我會讓你渴望一張在 Discogs 上售價上百美元的雙專輯?短答案:這是他們最好的現場專輯。此外,直到你聽到一場現場的 Cure 演出,你才算真正活過。如果你想聽早期的 Cure,可以選擇 Concert;如果你想聽他們演奏熱門曲目,可以獲得 Show。但如果你想聽到五人組合的樂隊表演那些最能定義 the Cure 對他們死忠粉絲意義的曲目,請購買 Paris(1993)。這張專輯在 1992 年 10 月於巴黎的 Wish 巡演中錄製,其中包含了優雅陰暗的《The Figurehead》及《One Hundred Years》來自 Pornography,以及神秘的《At Night》,《In Your House》和《Play for Today》來自 Seventeen Seconds。這張專輯作為氣氛的營造,為早期的曲目提供了豐富的感覺,這在錄音室版本中是無法存在的。熱切的歡呼聲此起彼落,樂隊是一個經過良好排練的單位,在《Catch》,《Dressing Up》和《Close to Me》中史密斯充滿玩趣,而在《Apart》,《Lovesong》,《A Letter to Elise》和《Charlotte Sometimes》中則落成一幅令人滿意的悲劇。雖然感傷的歌詞從未削弱聽眾對於這支最棒搖滾樂隊之一的欣賞。
在不均等的 Wild Mood Swings(1996)之後(其中見證了奧唐奈的回歸和鼓手傑森·庫珀的加入),Bloodflowers(2000)被譽為回歸之作,並被宣傳為與 Pornography 和 Disintegration 在同一系譜(作為三部曲的一部分)。沒有商業發布的單曲,也沒有明顯的流行音樂。大部分歌曲長度超過五分鐘,Bloodflowers 還包含到目前為止最長的專輯曲目(奇怪的性感曲《Watching Me Fall》,長達 11:13 分鐘)。最初很難將它與樂隊早期的傑作相比較,但這是一張有凝聚力的專輯,逐漸侵蝕著你,直至史密斯簡單的歌詞承載著世界的重量。熟悉的吉他法蘭絨效果、加拉普的貝斯線和奧唐奈的鍵盤華彩,彷彿被一位老朋友擁抱。探索被破壞的關係(《The Loudest Sound》),在《39》中則勉強承認衰老(恰如其分,當時史密斯正值 39 歲)。這是他們與長期唱片公司 Fiction Records 的最後一張錄音室專輯,再次感覺樂隊在道別;專輯首尾由兩首歌包裹,講述了終結。史詩般而又苦樂參半,Bloodflowers 是一張極被低估的作品。
簽約 Geffen 並與製作人羅斯·羅賓森(Ross Robinson,一位以與 Korn 的合作而聞名)以及他的 I AM 標籤合作,史密斯與樂隊不得不面對他們在 2004 年後朋克復興中,作為資深政客的地位,還有許多新興樂隊將 the Cure 作為主要影響力。羅賓森挑戰他們錄製他們的第十二張錄音室專輯 The Cure,以實時混音之法,將史密斯的聲音置於首位,帶來了一種即時性與生動感,這在其他任何 The Cure 專輯中都無法實現。他在開場曲《Lost》中尖叫和咆哮,這是一種令人震驚和迷人的困惑與憤怒的宣洩;危險的迷幻在《Labyrinth》中隱匿,並在《The Promise》中挑釁。扭曲的流行歌曲也隨之而來,《The End of the World》和輕盈的《(I Don’t Know What’s Going) On》。獲得專輯黑膠版本的額外好處是四首獎勵曲目,因而你能在專輯的整體氛圍中聽到美妙的《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Fake》和史密斯所愛的結尾曲《Going Nowhere》(再加一首《This Morning》)。大聲、吉他重,且幾乎沒有我們所期盼的電影合成器和長器樂前奏,The Cure 提醒我們,即使是傳奇般的偶像也會帶來驚喜。